2008年,来省图书馆借阅图书的读者达到150万人次,比前年增长50 %,同时,去年新增读者量为3、4万人,比前年增加了约41 %,年借阅量与新增读者数均创历史新高。(1月14日哈尔滨日报)
以上现象折射出我们的读书生活变化,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回归。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的读书生活充满了高雅的精神气质,那么从90年代到现在阅读就变得现实得多。实用性功利阅读和休闲阅读,分化了文化阅读群体,而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大部分人的阅读形态,其实“读”是一种非常精细化的精神活动,新传媒的出现并不能取代读书。然而,大众低俗网络文化阅读的泛滥,降低了民族的精神品质,倡导传统文化阅读势在必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让人充实,读书让人智慧,读书让人不孤单。读书不仅对人本身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作用,而且对人格的具有完善作用。如今,人们读书的目的不再是“学而优则仕”读书的作用有时是现实的,有时又好像超越现实,在现实之上。除专业阅读外,大部分人读书只是为了学习知识,为了生活需要,或者为了在业余时间里找点儿消遣的乐趣。生活节奏加快了,大家的业余时间少了,读书有时真的成了件奢侈的事儿。所以,有空到图书馆阅读成了很多人最佳选择,能静下心读书本身是一种提高与陶冶。
我们欣喜看到,一些少儿读者成了图书馆一道风景,他们在节假日从早到晚“泡”在图书馆里,阅读童话、漫画、科普等各类书籍,图书馆成了他们“新课堂”家长引导孩子从“网吧”走到“书吧”一方面拓展孩子知识视野,让他们拥有新的快乐,另一方面培养他们阅读兴趣、习惯,体现父母家庭教育目光前移。
开卷有益,阅读改变生活。回归本民族文化的读书倾向,意义深远。当我们匆匆回顾这30年的阅读历史,我们的读书生活从开禁到苏醒,从启蒙到寻根,从单一的文化阅读到多元阅读时代,我们最深刻的感受是变化。读书生活的变化,不仅是人民生活变化的一部分,还是整个社会变化的投影。
如今已是网络化社会,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逐渐多样化,图书馆应该直面这种冲击,改进各种服务,吸引更多的人回到书桌前,为全民阅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珍视传统,珍视记忆,回归传统,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