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会说话的动物摘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猩猩的回答是:“用具。”

    博士一共提出门道考题,要它们区分食物跟用具。结果奥斯汀的回答全部正确,而山姆的回答中仅错了一道题。它错把调羹归入食物一类,这可能是因为它平常总是用调羹来吃食物的缘故。不过,这唯一的错误还可以原谅。

    由于主考人卢蒙巴博士和黑猩猩是分别呆在两个房间里的,因而排除了黑猩猩看博士的脸色行事的可能性。这场考试,好像证明了黑猩猩不仅能掌握代表具体事物的词汇,而且还能掌握像“食物”、“用具”一类比较抽象的词汇。

    把具体事物归纳为比较抽象的概念,这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抽象思维的能力,而黑猩猩也有这种能力,这是令人惊异的。

    这样说来,黑猩猩和大猩猩经过训练、学习之后,是不是就能像人类、至少是像孩子那样说话和思维了呢?现在还不能下这样的结论。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十分令人鼓舞的成果。

    这些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动物的行为和心理,认识人类跟动物(包括类人猿)的本质区别,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黑猩猩和大猩猩等这样一些智力比较高的动物,让它们为人类服务。

    美国密西西比州一个农场主布里斯特收养了一只两岁的黑猩猩塞多。经过9年的训练。塞多不仅成为布里斯特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而且成为农场里的一个“工人”。

    塞多不仅学会了单独驾驶拖拉机,给拖拉机上挂犁,把一捆捆谷草装上汽车,给家畜喂饲料,修理破旧的篱笆,堆放烧火的木柴,甚至还想学习开汽车。塞多的力气比人大10倍,干活又快又好。

    平时,塞多跟布里斯特一家人在一张餐桌上吃饭,一起看电视,而且还学会了抽烟和喝酒。

    具有这样智力水平的动物,如果再让它们学会简单的人类语言,不就能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了吗?你看,动物语言方面的研究前景是多么诱人啊!

    奇猴狒狒在非洲,生活着一种奇特的大型猴类——狒狒。

    狒狒的脸颊显得特别长,有点像狗,人们又叫它狗狒。雄狒狒从头的两侧到肩部有长长的毛,像狮子似的,很漂亮而且威武。

    狒狒耳明眼亮,聪明灵活,“手”和“脚”都能抓住东西,动作十分敏捷。跟其他猴类一样,狒狒也过着严格的集群生活。一群狒狒少则二三十只,多则100多只,它们都有一定的活动地盘。据科学家观察,一群狒狒的活动范围大约有3平方公里。

    担任狒群首领的,是一只身体强壮、经验丰富的雄狒狒。首领掌权之后,可能由于吃住条件都比别的狒狒优越,所以,它浑身的毛变得格外华丽,与众不同。

    在狒群中,首领经常露出大而尖锐的獠牙,以显示其一群之首的威风。平时,首领只要低吼一声,全群狒狒立刻俯首听命。

    狒狒的一些行为使得科学家们非常惊奇。比如它们能用石块和树枝做武器,并且能挥动“手臂”,十分灵巧地向敌人投掷过去。

    英国著名女科学家古多尔在坦桑尼亚考察黑猩猩的时候,亲眼看到了一群狒狒和一群黑猩猩抛石大战的精采场面:为了争夺香蕉,狒狒和黑猩猩之间爆发了一场冲突。狒狒们咆哮着,龇牙咧嘴,飞奔着用身体冲撞黑猩猩,它们抓起地上的石块和土块,狠狠地朝黑猩猩掷去。黑猩猩也不示弱,用石块还击,跳跃着,“哇哇”乱叫,一只黑猩猩甚至把成串的香蕉也掷向对方。

    有趣的是,狒狒从来不用石块打同伴。哪怕是互相冲突到发怒、发狂的地步,它们也只是从地面上抓起石块往天上扔。它们似乎也懂得不应该自相残杀的道理。

    狒狒有丰富的“语言”。它们能发出不同的叫声,表达不同的意思。碰到狮、黑豹等敌害的时候,就会发出尖利的报警叫声;兴高采烈的时候,又会大喊大叫,同时脸上露出欢快的表情。

    小狒狒出世了,所有的狒狒都围着“婴儿”手舞足蹈,欣喜若狂。同时发出特别的叫声,用“手”抚摸母亲,以表示庆贺。

    小狒狒长到一岁左右,母亲把它送到“幼儿园”。那里有一只年长的狒狒“阿姨”,照看小狒狒;并且用狒“语”教它们爬树、扔石块等各种本领。

    如果小狒狒互相打架嘻闹,“阿姨”就会用严厉的叫声和目光加以训斥。

    狒群中,成年的狒狒都有一定的地位,地位低的要服从地位高的。首领在一群狒狒中地位最高,所有的狒狒都要对它表示尊敬和服从。

    狒狒从首领身边走过,必须做出十分服从的姿态,匍匐着身体,一边倒退,一边瞧着首领,这是一种姿态“语言”,意思是说:“我是您忠实的奴仆,请让我过去。”而首领却两眼朝天,好像全然没有看见,理也不理。其实,它正暗暗用眼角瞟着。如果觉得这只狒狒没按规定行礼,它就会给予惩罚。

    美国科学家曾经观察到一次十分有趣的狒狒受罚的情景:一群狒狒当中,首领认为一只老狒狒没按规定行礼,狠狠地惩罚了它,存它的脖子上大咬了一口。

    老狒狒痛得大叫着,跑到一头小狒狒身旁,也朝小狒狒脖子上咬了一口。显然,老狒狒是在小狒狒身上出这口气。因为小狒狒的地位比它更低。

    对于野生狒狒来说,生活中有两件大事:寻找食物和水源。这时候,它们的“语言”显得格外重要。

    狒狒主要采食植物种籽、茎叶、果实和昆虫,最喜欢偷吃人们种的玉米。

    偷玉米的时候,首领先派出两只大狒狒爬上玉米地附近的大树,一边抓“虱子”,一边窥视了望。如果发现田里没有人,就呼啸一声,发出行动信号。藏在附近树丛里的一大群狒狒,立刻蜂拥而出,钻进玉米地里。一会儿的工夫,玉米地就被它们糟蹋得乱七八糟。农民发现以后,立即追赶,而狒狒往往是贼不空手,总要抓上几个大的玉米棒子,逃出玉米地。

    据说肯尼亚还曾发生过狒狒偷小孩的怪事。一只大狒狒趁着一家农户不注意,好奇地把在大树下睡觉的婴儿抱起就走。爬上大树,在树上跳来跳去。婴儿的妈妈发现了,急得大声吆喝,可狒狒毫不理会。农妇没办法,只好把家里的水果全都拿出来,摆在树下。狒狒见了水果,才放下婴儿,捧了一大把好吃的水果,扬长而去。

    每隔一段时间,狒狒就要沿着固定的路线去水源饮水。林中的狮子、黑豹和巨蟒似乎掌握了这个规律,常常潜伏在路旁,来个突然袭击。以后,佛群每次去饮水,都如临大敌,要经过一番周密的组织。

    出发前,先派出几只老练的大狒狒,组成先头部队,沿着一定的路线向前搜索,很有点敢死队的架势。而其他的狒狒在树林里分散隐蔽着。

    如果沿途平安无事,先头部队发出一阵喊叫,通报全群,于是狒狒们就放心地出来饮水。如果先头部队和狮子、黑豹遭遇了,它们一方面进行搏斗,一方面发出求援的呼叫,这时候藏着的狒狒就会立刻围过来,一面奋力投掷石块,一面拼命地吼叫助威。狒多势众,常能吓得敌人仓皇逃去。

    人们常利用狒狒的生活习性找水源。非洲一些地方气候炎热干燥,水源十分缺乏。当地人知道狒狒的生活离不开水,它们掌握着地下的秘密水源,因此让它们领着去找水。

    秘密水源关系着一群狒狒的生死存亡,狒狒是不肯“供”出这个秘密的。当地人把狒狒抓去,用绳子拴着,先喂它们盐吃,然后再给它们烤火。直烤得它们口干舌焦,奇渴难忍,这时候放开绳索,它们就会不顾一切地跑向地下石洞,人们飞快地跟踪前去,一定会发现它们的秘密水源。

    由于狒狒聪明灵活,当地人还利用它来干活。

    据说非洲南部有一家农户,曾训练狒狒来牧羊。他们抓了一只小狒狒,用铁链拴着,把它喂大。农民把狒狒关在羊圈里,等狒狒跟山羊混熟了,就让狒狒跟着山羊一起到野外放牧。

    日子一长,狒狒成了山羊的“管理人”。它会模仿人的动作,把离群的山羊赶回来。太阳落山的时候,再赶着羊群回家。

    狒狒能成为出色的牧羊人的助手,原因在它们有较高的智力和一定的“语言”。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