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译本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

    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

    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明其妙,莫知所云。

    这个中译本的第一版是1949年在上海出版的。那时正好举国上下,热气腾腾。解放

    全中国的伟大战争取得了辉煌胜利,因此注意这本书的人很少。

    但到了五十年代,在香港却有过一本稍稍修订了它的译文的,署名吴明实(无名氏)

    的盗印本,还一再再版,再版达六版之多。

    这个中译本的在国内再版,则是在初版之后三十二年的1982年,还是在上海,经译

    者细加修订之后,由译文出版社出第二版的。这次印数一万三千册。几年前,外国古

    典文学名著丛书编委会决定,将它收入这套丛书,要我写一篇新序。那时我正好要去

    美国,参加一个“国际写作计划”有了可能去访问马萨堵塞州的康科德城和瓦尔登湖

    了。在美国时,我和好几个大学的中外教授进行了关于这本书的交谈,他们给了我很多

    的帮助。于今回想起来,是十分感谢他们的。

    对这第二版的译文我又作了些改进,并订正了一两处误译,只是这一篇新序却总是

    写不起来。1985年写了一稿,因不满意,收回重写。然一连几年,人事倥偬,新序一直

    都没有写出来。为什么呢?最近找出了原因来,还是我的心没有安静下来。就是国为这

    个了,这回可找到了原因,就好办了。心真正地安静了下来,这总是可以做到的。就看

    你自己怎么安排了。为何一定要这样做?因为这本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

    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

    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我要告诉你的是,在

    你的心静下来以后,你就会思考一些什么。在你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时,你才有可能和这

    位亨利,戴维梭罗先生一起,思考一下自己,更思考一下更高的原则。

    这位梭罗先生是与孤独结伴的。他常常只是一个人。他认为没有比孤独这个伴儿更

    好的伴儿了。他的生平十分简单,十分安静。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康科德城;就学并

    毕业于哈佛大学(1833-1837年);回到家乡,执教两年(1838-1840年)。然后他住到

    了大作家、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家里(1841-1843年),当门徒,又当助手,

    并开始尝试写作。到1845年,他就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

    湖边的山林中,独居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1848年他又住在爱默生家里;1849年,他完

    成了一本叫作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的书。差不多同时,他发表了一篇

    名为消极反抗(on civil disobedience)的极为著名的、很有影响的论文,按字面

    意义,这也可以译为“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后面我们还要讲到它。然后,到了1854

    年,我们的这本文学名著瓦尔登湖出版了。本书有了一些反响,但开始的时候并不

    大。随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越来越大。1859年,他支持了反对美国蓄奴制度的运动;

    当这个运动的领导人约翰布朗竟被逮捕,且被判绞刑处死时,他发表了为布朗辩护和

    呼吁的演讲,并到教堂敲响钟声,举行了悼念活动。此后他患了肺病,医治无效,于18

    62年病逝于康城,终年仅44岁。他留下了日记39卷,自有人给他整理,陆续出版,

    已出版有多种版本和多种选本问世。

    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之孤独而芬芳。也可以说,他的一生十分不

    简单,也毫不孤独。他的读者将会发现,他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是精美绝伦,世

    上罕见,和他交往的人不多,而神交的人可就多得多了。

    他对自己的出生地,即马省的康城,深感自豪。康城是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的首义

    之城。他说过,永远使他惊喜的是他“出生于全世界最可尊敬的地点”之一,而且“时

    间也正好合适”适逢美国知识界应运而生的、最活跃的年代。在美洲大陆上,最早的

    欧洲移民曾居住的“新英格兰”六州,正是美国文化的发祥之地。而正是在马省的康城,

    点燃起来了美国精神生活的辉耀火炬。小小的康城,风光如画。一下子,那里出现了四

    位大作家:爱默生,霍桑,阿尔考特,和他,梭罗。1834年,爱默生定居于康城,曾到

    哈佛大学作了以美国学者为题的演讲。爱默生演讲,撰文,出书,宣扬有典型性的

    先知先觉的卓越的人,出过一本卓越的人,是他的代表作。他以先驱者身份所发出

    的号召,给了梭罗以深刻的影响。

    梭罗大学毕业后回到康城,正好是他二十岁之时。1837年10月22日,那天他记下了

    他的第一篇日记:

    “‘你现在在于什么?’他问。‘你记日记吗?’好吧,我今天开始,记下了这第

    一条。

    “如果要孤独,我必须要逃避现在——我要我自己当心。在罗马皇帝的明镜大殿里

    我怎么能孤独得起来呢?我宁可找一个阁楼。在那里是连蜘蛛也不受干扰的,更不用打

    扫地板了,也用不到一堆一堆地堆放柴火。”

    那个条文里面的“他”那个发问的人就是爱默生,这真是一槌定了音的。此后,

    梭罗一直用日记或日志的形式来记录思想。日记持续了二十五年不断。正像卢梭写的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思想一样,他写的也是一个孤独者的日记。而他之要孤独,是

    因为他要思想,他爱思想。

    稍后,在1838年2月7日,他又记下了这样一条:

    “这个斯多噶主义者(禁欲主义者)的芝诺(希腊哲人)跟他的世界的关系,和我

    今天的情况差不多。说起来,他出身于一个商人之家——有好多这样的人家呵!——会

    做生意,会讲价钱,也许还会吵吵嚷嚷,然而他也遇到过风浪,翻了船,船破了,他漂

    流到了皮拉乌斯海岸,就像什么约翰,什么汤麦斯之类的平常人中间的一个人似的。

    “他走进了一家店铺子,而被色诺芬(希腊军人兼作家)的一本书(长征记)

    迷住了。从此以后他就成了一个哲学家。一个新我的日子在他的面前升了起来尽管

    芝诺的血肉之躯还是要去航海呵,去翻船呵,去受凤吹浪打的苦呵,然而芝诺这个真

    正的人,却从此以后,永远航行在一个安安静静的海洋上了。”

    这里梭罗是以芝诺来比拟他自己的,并也把爱默生比方为色诺芬了。梭罗虽不是出

    生于一个商人之家,他却是出身于一个商人的时代,至少他也得适应于当时美国的商业

    化精神,梭罗的血肉之躯也是要去航海的,他的船也是要翻的,他的一生中也要遇到风

    吹和浪打的经历的,然而真正的梭罗却已在一个安安静静的海洋上,他向往于那些更高

    的原则和卓越的人,他是向往于哲学家和哲学了。

    就在这篇日记之后的第四天,爱默生在他自己的日记上也记着:“我非常喜欢这个

    年轻的朋友了。仿佛他已具有一种自由的和正直的心智,是我从来还未遇到过的。”过

    了几天,爱默生又在自己的日记里写:“我的亨利梭罗可好呢,以他的单纯和明晰的

    智力使又一个孤独的下午温煦而充满了阳光,”四月中,爱默生还记着:“昨天下午我

    和亨利梭罗去爬山,雾蒙蒙的气候温暖而且愉快,仿佛这大山如一座半圆形的大剧场,

    欢饮下了美酒一样,”在爱默生的推动之下,梭罗开始给日晷杂志寄诗写稿了。但

    一位要求严格的编辑还多次退了他的稿件。梭罗也在康城学院里作了一次题为社会

    的演讲,而稍稍引起了市民的注意。到1841年,爱默生就邀请了梭罗住到他家里去。当

    时爱默生大事宣扬他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聚集了一班同人,就像办了个先验主义俱乐部

    似的。但梭罗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先验主义者。在一段日记中他写着:“人们常在我耳

    边叮咛,用他们的美妙理论和解决宇宙问题的各种花言巧语,可是对我并没有帮助。我

    还是回到那无边无际,亦无岛无屿的汪洋大海上去,一刻不停地探测着、寻找着可以下

    锚,紧紧地抓住不放的一处底层的好。”

    本来梭罗的家境比较困难,但还是给他上了大学,并念完了大学。然后他家里的人

    认为他应该出去闯天下了。可是他却宁可国家乡,在康城的一所私立中学教教书。之后

    不久,只大他一岁的哥哥约翰也跑来了。两人一起教书。哥哥教英语和数学,弟弟教古

    典名著、科学和自然史。学生们很爱戴他们俩。亨利还带学生到河上旅行,在户外上课、

    野餐,让学生受到以大自然为课堂,以万物为教材的生活教育。一位朋友曾称罗梭为

    “诗人和博物学家”并非过誉。他的生活知识是丰富,而且是渊博的。当他孤独时,

    整个大自然成了他的伴侣。据爱默生的弟弟的回忆,梭罗的学生告诉过他:当梭罗讲课

    时,学生们静静地听着,静得连教室里掉下一支针也能听得清楚。

    1839年7月,一个十七岁的少女艾伦西华尔来到康城,并且访问了梭罗这一家子。

    她到来的当天,亨利就写了一首诗。五天后的日记中还有了这么一句:“爱情是没有法

    子治疗的,惟有爱之弥甚之一法耳。”这大约就是为了艾伦的缘故写的。不料约翰也一

    样爱上了她,这就使事情复杂化了。三人经常在一起散步,在河上划船。登山观看风景,

    进入森林探险,他们还在树上刻下了他们的姓氏的首字。谈话是几乎没完没了的,但是

    这个幸福的时间并不长久。

    这年春天,哥儿俩曾造起了一条船。八月底,他们乘船沿着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

    上作了一次航行。在旅途上,一切都很好,只是两人之间已有着一些微妙的裂纹,彼此

    都未言明,实际上他们已成了情敌。后来约翰曾向她求婚而被她拒绝了。再后来,亨利

    也给过她一封热情的信,而她回了他一封冷淡的信。不久后,艾伦就嫁给了一个牧师。

    这段插曲在亨利心头留下了创伤。但接着发生了一件绝对意想不到的事,1842年的元旦,

    约翰在一条皮子上磨利他的剃刀片刀刃时,不小心划破了他的左手中指一他用布条包扎

    了,没有想到两三天后化脓了,全身疼痛不堪。赶紧就医,已来不及,他得了牙关紧闭

    症,败血病中之一种。他很快进入了弥留状态。十天之后,约翰竟此溘然长逝了。

    突然的事变给了亨利一个最沉重的打击。他虽然竭力保持平静,回到家中却不言不

    语。一星期后,他也病倒了,似乎也是得了牙关紧闭症。幸而他得的并不是这种病,是

    得了由于心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