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零零一年到二零零六年,在汽车市场上正式摸爬滚打五年的吉立渴望着冲出低端市场,终于这一年,他们第一次出海参与汽车行业公司收购,目标是一家濒临破产的英国汽车制造企业。,
收购对方的公司后,很快吉立就打造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高档”轿车“吉立帝豪”,当然,这款车也很便宜,质量一下子提升了很多,就此吉立公司开始步入正轨。
一直到了二零零七年,在学习风田发动机技术基础上,吉利耗时三年研发的发动机正式投产,这是第一款中国自主研发的汽车发动机,虽然质量一般,可毕竟是自己研发的,具有重要意义。
后来在二零零年,因为世界金融危机,澳洲一家变速器企业濒临破产,吉立又出手买下对方,将变速器生产线运回国,从此又有了变速器。
可以说吉立就是在收购、收购,再收购的过程中成长。
这样做无可厚非,是企业最快成长的一个捷径,只是吉立汽车始终都没有一款能和大众这样国际大公司比肩的产品,吉立毕竟成立的时间短,但不能忽略的是,吉立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只用在了一款小型车中,其他车型全部是国外发动机,由此可见他们并没有真正攻克发动机的技术。
当然,即便这样也很了不得了,一个“外行”可以把汽车产业做到如此规模,值得所有人钦佩,刘琅觉得这位李树先值得重点培养。
培养自己的“敌人”,这个想法怕是又要让其他人不解了,这根本就不按照“套路”出牌,可刘琅找到是可以分担自己压力的人,别说是吉立公司,就是其他汽车企业他也要给予支持,这不是“圣母婊”,而是刘琅要培养一批下游企业“不得已”支持他们。,
其实这也是信心的表现,刘琅相信只要有他在,其他企业根本比不过北方工业集团,强大的技术就是自信,如果论工艺,其他企业在刘琅面前属于小孩子级别,完全没有可比性,即便是帮助对方强大起来也无法和圣和汽车有限公司相提并论。
刘琅把要举行国家汽车产业nn的想法告诉了江波涛,此时江老已经是主管工业的副总理,手中的权利远非当年的工业部部长能够相比,江波涛听完刘琅的想法后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这根本不用开会讨论。
刘琅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个计划书,这份计划书足有五千多字,把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式写的清清楚楚。
江波涛收到这份计划书,立刻在高层之间进行了探讨,为此刘琅还去了一趟首都,向白为任汇报了一下自己的思路,这个方案得到了白为任的认可,觉得是可行的。
这也是刘琅“成熟”的地方,他已经十七岁,马上进入到了成年,当年他可以凭借自己的“年幼”无所畏惧,现在不成了。不能再想以前那么“肆无忌惮”,很多事情要“汇报”一下,怎么的也得给高层一个“面子”不是?
刘琅的计划马上得到高层们的赞同,白为任马立刻让办公室秘书按照要求下发了文件,要求全国三十多家涉足汽车产业的企业齐聚沈城召开一次产业会议,共同研究如何把汽车产业做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