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风月续:徐贤妃_第十四章 花欲含苞风欲摧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十四章 花欲含苞风欲摧

    太子承乾被废,幽禁于右领军府,皇宫内外,议论纷纷,更有人进言,同为谋反,李佑遭诛,太子却安然于宫中,莫说人心不服,便是这太子之位空悬,却仍留前太子在宫中,那么,后立之人,又会不会徒感不安?那么,又如何能不令谋反之事重蹈覆辙?

    李世民左右思虑,终是下诏,李承乾逐放黔州,未得召准,终身不得再入长安!

    十月秋意,凉风如簌。

    秋深意更凉,寒人归去,素袍飘卷,发乱眼眸。

    高峨宫门,宏阔皇城,此生……便是永诀!

    承乾展眸而望,曾经繁华,不过一夕,坠落时,不留一丝残梦,日后,自己只是个素衣庶人,以天为念,以地为舞。

    再没有研磨添香的素手佳人,再没有趋炎附势的势利小人,再没有争,再没有斗!

    不争而善胜,母后,承乾没能领会!

    “大哥,此去,定要保重身体。”一身薄棉绣锦裙,纯白色细绒披帛映得女子面似朝雪,兕子清眸盈水,淡淡伤愁。

    不过两月,承乾已消瘦下许多,看在眼里,怎不心凉?

    承乾望望妹妹,轻轻一笑:“会的,不必挂念着,倒是你,这会儿天已凉了,你身子不好,快些回吧。”

    说着,为妹妹拉紧细绒披帛,兕子垂首,一滴温热泪滴滑落在承乾手背上,承乾连忙捧起妹妹娇丽脸颊,为她拭去潸潸泪水,目光怜惜:“说好不准哭,才叫你送来,怎么不听话了?”

    兕子咬唇,一双水目盈盈是泪,微微红润若朝霞映雪的面容,细流蜿蜒:“大哥……”

    倏然扑倒在承乾怀中,她知道,怕是此生再难相见!

    承乾拍着她的背,轻声道:“好了,若你如此,大哥怎可走得安心?”

    兕子抽泣道:“大哥莫要怪父皇才好,父皇亦想要来送,可是……可是他……”

    承乾心内亦有酸楚,望着浩浩皇城,仿佛便是父皇的注视。

    “大哥……”一边雉奴走上前来,声音亦是哽咽:“父皇有苦衷,昨夜我睡不安稳,却听见父皇在我身边说,若留大哥在宫中,只怕日后不论谁做太子,父皇若有个万一,都只恐……会对大哥不利,我知道,父皇定是故意叫我听见的。”

    承乾眼中亦忍不住热流丛丛,天幕低云幽冷,视线模糊作一片水雾。

    “大哥懂,是大哥对不起父皇、对不起母后。”说着,轻轻推起兕子,诚挚地望着:“兕子,父皇最是疼爱于你,你定要好好的,替大哥尽孝!”

    兕子忍泪点头,泪水却仍旧难绝。

    秋风瑟瑟,承乾微微一笑,转身之间,泯去了多少悔恨与留恋……

    “大哥……”兕子向前追去,雉奴拉住了她,亦忍不住泪水流下。

    素袍翻飞,秋风卷狂沙,承乾的背影,消瘦犹若枯去的残叶,飘零的步子,步步蹒跚!

    黔州,那荒蛮之地!

    仰首茫茫天地,长天阔,碧野满黄花,秋风低处,再也无人相依!

    兕子靠在雉奴肩头,泪水涟涟。

    立政殿,窗外风寒,帝王迎风而立,眼中一泊秋意,芳草萋萋,闭目忍泪,一声叹息。

    身后女子轻轻拥住,安抚他狂乱的心跳,欲绝的伤心……

    太子之位空悬,朝野纷乱,议论声声,不断有人进谏,当早立太子,李世民却始终不提。

    这些日的上书与朝议,有若岑文本等拥立魏王,更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拥立晋王!

    晋王,雉奴!

    若无人提及,他几乎忘记,他也已然长大成人,不再是依在自己身边撒娇的孩子了。

    两位嫡子,皆有拥立之人,其实,在他心中亦早已思虑重重,情感上,他偏属于青雀,不容置疑,可理智却与情感反复拉扯,承乾的话,言犹在耳,若果真若此,青雀心计不可谓不深,承乾的悲剧,他撇不开干系。

    青雀温文的外表下,有如自己一般果决断然的心,只恐怕立他为太子,以他与承乾积怨来讲,承乾性命定然不保!而雉奴亦未必得以保全。

    深深叹息,不由取出重新绘了的皇后画卷,那卷上女子,依旧淡笑如烟,眸倾天下,可却再不能言语,再不能为自己分忧。

    无忧,你走了,我竟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或许,若是你在,承乾亦不会有今日之祸!

    徐惠深知李世民近来太过忧虑,短短数月,消瘦下许多,那坚毅脸廓,更有深刻的沧桑镌刻眉眼,眼角儿细纹深深,苍老不过一夕。

    她便亲手烹了土鸡红枣桂圆汤,为君王安神补气,调养身体,甚至自己端着向立政殿而去。

    途经幽幽花树,葱郁笼笼,十月末,天已转凉,翻飞裙裾扬扬,轻软柔质的料子,点尘不惊,拂地无息。

    “九弟,可不是吓到了?”

    近来,李世民更是只幸于徐惠,因不想过于招摇,她特地择了隐路小径,却不想一男子声音,清晰熟悉,音色淳淳。

    徐惠竟而一顿,示意韵儿莫要出声,稍稍向后退上一步,隐在一树葱郁梧桐之后,秋风舞得枝叶乱摇,簌簌作响。

    徐惠悄悄探身,一见之下,果不其然!

    但见男子白衣翩然,朗目星眸,只是那眸光深深,邪魅如阴,正是吴王恪!

    对面站着的是李治,一脸忧虑惊恐。

    他们……

    徐惠不禁疑惑,平日里,此二人并无过多往来,怎会隐在这偏僻处说话?

    只听李治颤声道:“三哥,我真真无意于太子之位,只是舅舅,舅舅他说……可是……我不想死!”

    死?徐惠更是一惊,长孙无忌拥立晋王,她亦有所耳闻,李世民对他甚是宠爱,虽不及魏王,却又如何会是死?

    李恪拍拍他的肩,微笑道:“九弟无需过于忧心,想四弟不过吓吓你而已,怎会真的杀你?”

    魏王要杀晋王?

    一层层疑惑不得其解,徐惠凝眉似结,却听李治仍旧满腹忧心:“可是三哥,适才四哥见你听到了,定然……定然会更有防范,那么……那么我……”

    突地眼眸一亮:“不如我去找舅舅,告诉舅舅。”

    说着,便欲还身而去,李恪却拉住他,面上笑容如同秋风瑟瑟,隐有凉意:“不可,如今你跑去告诉长孙大人,大人定也是禀报父皇而已,倒不如你直接去找父皇,向父皇说明心意,岂不更好?”

    李治一怔,父皇,他自小敬畏,虽他乃父皇亲手抚育长大,一直留在身边,却始终惧怕他的:“去找父皇……”

    李恪点点头:“是,你去说是家事,若由长孙大人去说,便成了国事,想你也不愿与四弟嫌隙更深吧?”

    李治恍悟般举首,于李恪竟有钦佩目光:“我懂了,多谢三哥,好在今日遇上了三哥。”

    李恪点点头:“快去吧。”

    李治转身而去,修长的背影,不够高大,却亦是翩翩如风的。

    李恪眼神逐渐暗淡,敛去了适才融融笑意,唇际冷冷一牵,转身之间,神色一变,秋阳高爽,冷树荫荫,片片飞叶堆砌成簇,落满轻软裙裾周围,落成女子脚下纷黄的风景。

    但,只不过须臾,李恪便敛却了眸中惊异,温笑道:“见过徐充容。”

    但见徐惠一身柔软烟纱罩得绯红色锦裙朦胧若水,缥缈如烟,然那一双潋水明眸,却凝着秋的深重与肃然:“三殿下,可是忘了当日之言?”

    李恪一怔,神色亦褪去了清淡,如覆冷霜。

    徐惠眼神肃穆,莲步微移:“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

    目光自白衣男子修逸侧脸扫过,一股入心的寒,冷入心骨:“为何还要挑拨晋王与魏王?”

    李恪略略凝神,随而道:“充容说笑了,不过四弟恐吓九弟说,若是敢争夺太子,就杀了他,九弟吓到了,刚巧被我看到,给九弟出个主意,怎也成了挑拨?”

    “刚巧?”徐惠眉梢微挑,微笑间,是意味不明的怀疑:“但愿如此……”

    转身而去,又突地顿住,纤柔背影若柳随风:“三殿下,惠言尽于此,我……亦会尽我所能!”

    尽她所能!

    李恪倏然怔住,女子背影幽幽,韵儿亦自身旁仓皇跟上。

    秋风乍起,女子淡香气息,似在这冷冷风中,有股刺入人心的辛辣!

    徐惠端着汤,一路心事重重,走至殿口,却见李治徘徊在殿外,神色紧张,见徐惠走来,脸上一刹那惊异,随而微微低下头去:“徐充容。”

    徐惠奇道:“九殿下?”

    说着向殿内望去:“找陛下吗?”

    李治点头,却略显局促:“是,可……四哥在里面。”

    徐惠一怔,思想起李恪的话来,据李恪所言,李泰曾对李治威胁恐吓,看来此言非虚,柔然一笑,道:“那么,我先进去了。”

    李治点点头,依旧低垂着眼,徐惠微微一叹,看来,果真是吓到了。

    殿内,淡淡龙涎香的味道恰到好处,熏起一缕缕纤细烟丝,笼成薄雾蒙蒙。

    徐惠一身清淡,将汤放置在桌旁,侧眸望一眼李泰,方施礼道:“参见陛下。”

    但见李世民面色疲惫,眼中愁绪万千:“起来吧。”

    李泰忙上前一步,恭敬道:“徐充容。”

    徐惠微笑示意,李世民却转眼望望用彩绘纹瓷装着的汤水,笑道:“今天又是什么汤?”

    徐惠敛襟,安坐于天子身侧,笑若凝华:“土鸡红枣桂圆汤,安神补气。”

    君王眉间,终有一分疏朗,对向李泰:“青雀,你先去吧,你所说的,朕都已明白。”

    李泰弓身,眉目间却似隐了几分忧虑,望着徐惠的眼神,令徐惠微有一怔。

    待得李泰走出殿口,李世民却深深一叹,闭目,靠倒在躺榻上。

    徐惠连忙取了汤来,浓郁的香缭绕鼻息,令人馋涎欲滴。

    小心舀出一碗,轻轻吹了,递在李世民唇边,李世民却摇摇头:“先放着吧,朕没有胃口。”

    正说着,内监尖细的声音,再次打乱熏香杳杳仙气,令天子眉心轻蹙。

    “陛下,晋王求见。”

    李世民倏然睁眼,那眸中是淡烟缭绕的纷扰,唇际一动,苦笑道:“倒来得齐。”

    说着,示意内监宣。

    李治踏进殿来,便伏在地上,隐有抽泣:“父皇……”

    李世民一怔,缓缓坐直身体,疑道:“何事惊慌?”

    李治仍旧伏在地上,不曾抬眉:“父皇,儿臣不要做太子。”

    李世民更是一惊,望徐惠一眼,却见女子面容宁淡贞和,全无异样,不禁凝眉:“雉奴,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李治叩首:“父皇,儿臣知道,儿臣不想做太子,只要令儿臣在父皇左右侍候,儿臣便心满意足了,太子就叫四哥做吧。”

    此时,徐惠亦不免一惊,李治自小在李世民身边长大,性子柔和懦弱,心地善良,毫无城府,可这番话说来,却不似出自他口,虽她听到,李治会来向李世民告状,却不想是这样的口吻与方式。

    迂回且大有以退为进之势。

    这不像他,适才在殿外,他还是一副紧张面容,然进到殿来,虽始终伏地,不曾抬眼,可那声音镇静,全没了适才的惶然无措。

    不过短短一忽,究竟发生了什么?

    李世民亦感意外,可眸光显然柔和下许多:“为何?与父皇说说看。”

    李治道:“儿臣……儿臣不想死。”

    精锐龙眸倏然暗淡如霜,猛地站起身来,向前两步,俯望着儿子:“死?谁说……你会死?”

    李治不语,深深低下头去。

    “说!”低沉、隐忍,紧紧握拳,徐惠望着,却知他已然心中有数,不禁轻轻一叹。

    “四哥说……说若我与他争太子之位,他就……就……杀了我!”李治说得声音极轻,隐有抽泣。

    李世民身子一颤,微微摇晃,徐惠上前一步,李世民一挥手,不可置信地望着李治:“什……什么?”

    李治不敢再说,伏地而哭,徐惠望见帝王眸心波潮暗动,复杂交错的淡淡烟笼,自眸中四散开来,氤氲了整张脸孔。

    那坚毅的脸孔、削俊的脸孔、震彻天下的脸孔,此刻,凝结成霜。

    半晌,李世民方回过神来,缓步退回到躺榻上,轻轻挥手:“父皇知道了,你下去吧。”

    李治终于起身,躬身道:“儿臣告退。”

    才欲出门,李世民却突地喝住他:“雉奴,不做太子,这种话,日后……不许再说!”

    李治一怔,茫然回身,那眼神似懂非懂,只低低地应了,随而退去。

    聪敏若徐惠,却已是懂得了。

    李世民疲惫地靠在躺榻上,紧锁的眉心,尽是纠缠万分,难解难开的深深愁虑,徐惠依身在侧,望他面色苍白,唇无血色,显是疲累至极,不由心疼道:“陛下且先歇息吧,万事皆有定数,总归会有法子的。”

    李世民缓缓回眼看她,徐惠目光似淡淡青烟,杳杳如水,修长手指抚上她凝白脸颊,惘然一笑:“定数?朕……早已不信定数!”

    微一迟疑,方道:“适才青雀与朕说,若他为君,日后定当杀子,传位于雉奴……”

    望向殿口敞开的殿门,殿外漏进的日光,晃亮青砖地面,泛起惨白的光。

    “惠,你信吗?”李世民声音极轻,略有沙哑,徐惠淡淡一笑,握住他的手:“陛下心中已然有数,又何必问妾?”

    李世民亦笑,然那笑,却那般悲凉。

    是啊,如此有悖常情,又有何人能信?

    “惠,朕知道,若朕立了青雀,承乾与雉奴的性命定然不保,可是雉奴他……”眼中划过深深忧虑:“雉奴他性子太过柔弱,实在……难堪这江山重责啊!”

    徐惠不及言语,帝王龙目之中却似有一丝精光闪现:“若说文武双全、行事果决,恪……倒与朕有几分相像。”

    徐惠身子一震,举眸望他,隐下心中瞬间惊诧,一双水目盈盈流光:“陛下,许并非如此,九殿下虽性情柔和,可心地纯善,陛下则可令众臣辅佐,以九殿下性子,定然虚心肯学,那么性子柔弱些,亦可弥补了,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能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