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怨女痴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柳子衿是在三月初三跟随苏白尘来到京城平乡侯府的。此次迎娶新娘回京,苏白尘一如既往地高调,除开数量庞大的车仗马匹之外,还特意从京城的虎贲羽林军中挑出五百士卒作为仪仗的随扈。要知天顺朝素来以军令森严著称,虎贲羽林军是禁军三大精锐之首,除非遭遇紧急状况,方可由亲王持皇帝手谕调遣。平常就连当朝的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也不得擅自调动。可苏白尘为了迎娶一位如夫人,竟然能够大张旗鼓地动用羽林精锐!到底是他圣眷优隆,得到了皇帝首肯?还是挟天子令诸侯的自作主张呢?

    朝野内外早有传闻,苏白尘如今风头之劲,像极了当年权倾天下的曹孟德,此番举动,愈发增添了众多保皇人士的疑惧。

    当然,不论外界如何议论,迎新的队伍依然顺利且堂皇地从扬州一路回到京城。苏白尘仿佛有意要向所有人炫耀似的,车队在城内穿行了整整一个时辰,直把京城九街七市十二门全部走遍,方才回到府中。

    相比在府外的声势,平乡候府的欢迎队伍则要低调许多。守在府内恭迎的除开先行抵达的大总管苏亦方,再就是七大管事,十四名执事。至于正室千月白以及三位如夫人,还有几位子女则不见踪影。

    不过柳子衿却并不在意。自己毕竟是最末的侧室,而且出身低微,她从来就没有奢望过那些太太小姐们给予自己任何的礼遇。所谓的地位是要靠自己争取过来的。

    府内的迎亲仪式很平淡,不过苏白尘依然给了子衿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那就是她的新居。

    子衿的居所建在府内东头,新开辟的三亩土地,耗时半年的工程,苏白尘亲自提名为“俪园”。俪者丽也,既是形容园中景致怡人,更为突出园中主人容颜秀美。而且,俪字还有伉俪之意,说明此处正是他们夫妻双宿双飞之地。

    他心知子衿素喜淡雅,好简厌繁,是以园中色调以素色为主,布局也尽量做到紧凑,虽然不见山水繁复之妙,却有清新怡人之意。园中的主建筑是一栋二层小楼,周围环以修竹茂林,这样即使园外喧天鼎沸,小楼内也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苏白尘这样的安排很合子衿的脾胃,在她还没有在平乡候府内真正确立自己地位的时候,低调是上佳的选择。

    不光是住所,其他方面苏白尘也顾虑得周全。饮食住行上全部维持子衿在扬州时候的习惯。为此,苏侯爷还特地从扬州一品店“积香居”请来首席厨师为子衿单独开灶。

    除开子衿自己带来的丫头满儿外,苏白尘另外拨了二名丫环和一位老妈服侍。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个个腿勤嘴甜,脑袋灵光。就这样在侯府里住了几天,子衿丝毫也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不适。

    本以为最初的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去,没想到三天后的一个晚上,苏白尘过来告诉子衿,让她准备准备,后天苏府的诸位子女将来“俪园”拜见他们的“娘姨”。

    子衿有些诧异,莫非苏府另有盛大的欢迎仪式?细问之下方才知道,原来凡有新入府的“姨娘”(京城里对权贵家中妾室的一种称呼___作者),必须由长子率领众多弟妹前往拜见,三天后,“新夫人”再逐一去前几位夫人房中参见,以示对几位“长辈”的尊重。

    子衿听罢暗暗叫苦,自己虽然不喜繁文缛节,可这形式却是非走不可的。

    苏白尘所说的准备,便是由子衿房里的那位老妈廖氏给她讲授“礼仪课程”,以便在后日的“拜见礼”上做到“母仪庄重”。这课程涵盖的内容着实不少,大到服饰、言行,小到眼神、语气,面面俱到。偏偏这廖妈妈讲得不但冗长无比,而且单调乏味。听不多时,那瞌睡虫便开始频繁骚扰,没奈何还得硬撑,一堂课下来,着实让她苦不堪言。

    不过客观说来,廖妈妈的授课的确使子衿受益匪浅。那天苏府的拜见仪式上,“母子”双方表现得都中规中矩,基本上没出什么纰漏。一旁观礼的苏白尘频频点头称许,折腾了几天的子衿也如释重负地吁出一口长气。

    当然还有美中不足。苏白尘膝下共有八名子女,五子三女。可这次拜见,一共只来了四人。长子苏青阳自然领衔首发,次子苏显义,三子苏隐月,四子苏援征,长女苏黛云却纷纷缺席。

    苏显义官居工部侍郎,常年在外巡查。这次因为公差远在河北,不能及时回京;苏隐月多年飘泊异乡,行踪不定,连苏白尘也弄不清他的去处,这两人的缺席倒也情有可原。

    而苏援征,苏黛云身在府内,却托辞不见,不但苏白尘面上无光,子衿心中也犯起了嘀咕。可苏白尘既未解释,子衿也不便多问。

    其实子衿心中有数,不用多问,园子里自然有人讲述“缺席者”的来龙去脉。那位廖妈妈,是侯爷府里出了名的“无不知”。她原是苏白尘原配李华的陪送丫头,住在府里三四十年,全府上下的风俗渊源,人情掌故几乎没有她不知道的。

    果然,吃罢晚饭,趁着几个人闲聊的功夫,廖妈妈便和盘托出了苏家大小姐和四少爷的逸事。

    要说起这位苏家大小姐,实在可以用“特异”二字来形容。她二十一岁出嫁,丈夫是骁义校尉郭韬。在这个等级森严,贵族、寒门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里,一等侯苏白尘的长房女婿竟然是个出身卑微的下级军官。郭韬是淮西人氏,因为家中赤贫,无奈投军。他曾经在塞北常年征战,抵御边寇的袭击。由于军功卓著,被征调回京,跻身于京师禁军三大精锐之一的飞熊羽林军,累迁至五品的骁义校尉。

    其时苏白尘兼领禁军,每逢初一、十五都在京郊的大校场演武。他的宝贝大女儿苏黛云那时正是天真烂漫的年龄,熟读乐府里的《木兰辞》,又看过几本诸如“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梁红玉击鼓退金兵”之类的绣像话本,禁不住对巾帼英雄心向往之,于是常常扮成男装偷偷

    跟随父亲到校场观武。

    她是少年心性,只见校场内无数人马闻鼓而进,闻金必退,进退有据,整齐划一,虽置身场外也看得周身热血沸腾。再看帅台上指挥队伍的竟是个和自己年龄差相仿佛的少年将军。那人在万马军中动作潇洒,指挥若定,更兼一身白盔白袍,翩翩胜雪,初开情窦的苏小姐看在眼中,禁不住地耳热心跳,遐思不已。

    一打听,知道适才那个指挥演武的便是骁义校尉郭韬。因为原来的指挥使托病休养,指挥演武的任务便交在他的身上。他果然少年老成,虽是千军万马也调动得当,一丝不苟,据说连皇帝也对他慰勉有加。

    自古佳人爱英雄,这一来,苏黛云那一颗本就炙热的芳心愈发烧得滚烫。于是每次初一、十五的校场她成了必到的客人。先是改妆藏在苏白尘的亲兵卫队中,后来为了看得清楚,干脆说服父亲,恢复本来的女儿身份,在贵宾席中堂而皇之地观礼。别人观武都是看着帅台下面,唯有她只关注台上的那一个人。那人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她的一颦一笑,喜怒悲哀。如果哪天那人临时缺席,她也不顾体面,阴沉着脸立马拂袖而去。

    她如此明显的举动,便是傻子也看得出名堂。苏白尘以为她是年少懵懂,过些时便会淡忘,所以也不以为意。不料这次苏小姐的心志历久弥坚,不但逢演武必到,之后还变本加厉,托人给郭韬飞传鸿雁,暗送芳心,而且词句中日甚一日地大胆,最后竟到了以身相许的地步。

    再说那郭韬虽然情书在手却哪里肯信?他历练日久,世情看得透彻,知道这类官家小姐不过是一时的冲动,所以对这些火热的信件一笑置之,连个回传的口信也没有。

    哪知苏小姐的爱情攻势愈加猛烈。初时还是传信,赠诗,之后便开始送香囊,手帕之类的小物件。更有一次,郭韬收到一封加急驿传的包裹,他初时还以为是上峰交待的重要任务,等拿到帐中心急火燎地打开才发现竟是一对粉红的绣花鞋。

    这一惊实在非同小可,细看之下原来是苏大小姐馈赠的佳物,还附赠一首缠绵悱恻的情诗。他向来立身极正,陡然收到女儿家的私密物件,真是又羞又恼。虽然对方是权门千金,不便发作,可心中对这位苏小姐也轻贱到了极点。

    虽然郭韬无动于衷,苏黛云却误认为他已经默许,只是不好明说。她向来把男女之防看得很淡,认为婚姻大事男女之间谁主动都无所谓。于是过不多久,她便向父亲提出,要和骁义校尉郭韬成婚。

    饶是一等平乡侯苏白尘见识广博,再也想不到自己的女儿竟然会提出如此要求。不要说男方既未说媒,更未提亲,就算是对方送来大笔的聘仪,这门亲事也决不可能成得了的。郭韬官秩五品,连个副将都算不上,这样的家伙堂堂一等侯的女儿怎能屈就?如果传扬出去,他苏白尘的面子还往哪里摆放?

    于是乎父女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苏白尘虽然在朝政中游刃有余,可对自己这个固执的宝贝女儿却始终一筹莫展。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