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 探监(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荷姐连珠炮般讲了一阵,终是头绪欠奉。

    郑海珠于是趁她喘气之际,盯着重点问道:“你自家屋里满地的血,你不晓得?那个叶木匠在你庵堂作甚?杨老爷的家仆又为何来找你?杨老爷的尸身是官差在别处寻到的?”

    荷姐定一定神,答道:“供奉先师的禅房木门坏了,我请叶木匠来修。因尚未修好,他嘱咐不可擅动,我两个徒儿也不在,我便未进去洒扫。叶木匠昨日说要去青浦做个急活,过几天再来,却不知为何今日突然现身,都不是从庵堂正门进的。再说杨老爷,他是徽州人,与我相识于书坊,愿资助我刊印书籍。杨老爷这一回到松江谈买卖,前几天还与我问过刻书之事。今日他家仆人寻到庵堂,说老爷彻夜未归。后来官差抓我时讲,杨老爷的尸身,就在庵堂后的小河泾里捞起来的……”

    她忽地又停住,在交织着怒意与戚容的神态里踟蹰片刻,一字一顿地对郑海珠道:“我没有杀人。我若吃了这场冤枉官司,真正害死杨老爷的人,不就逍遥世上了么?”

    ……

    天边的最后一缕绯云隐入夜幕,郑海珠从县衙牢房的犄角旮旯之处绕出来,快步走到樟树下的阴影里。

    张岱迎上来,先轻声开口道:“方才我也命家仆折回去打听情形,庵堂里原本还住了两个小女尼,只十三四岁光景,这几日去华亭县两位女檀越宅中陪着抄经念佛,并未住在九莲庵。对了,家仆还打听到,荷姐月初才去应天府考过度牒。”

    有明一代,佛门度牒由礼部发放。因寺院庵堂可免徭役赋税,故而太祖皇帝规定,朝廷每年的所发度牒数量定额,且僧尼申领度牒前必须通过礼部的考试。到了万历年间,纲纪废弛,有门路的假和尚只要贿赂了各级官员,便可获得度牒,造个假庙,将自家田产挂在寺院名下。

    郑海珠明白张岱的言下之意,点头道:“你是想说,荷姐是走正道的比丘尼。”

    “是的,她虽痛失至亲,但去岁写给我家的信里,言辞平和雅正,并邀请我母亲来九莲庵小住,显是参透了‘乐从苦生,果由因起’。她绝不会有方才那些贩夫走卒所说的引诱在先、谋财其后的行径。除非,除非那死去的徽商有不轨之举,激得她反抗中误杀……”

    “不,张公子,”郑海珠斩钉截铁道,“方才荷姐,反而主动告诉我,杨老爷是位君子。他乃此地几间清流书坊的常客,每回来松江,便去书坊包揽滞销的刊本,帮助坊主周转。荷姐从前在苏州时的雇主家有个小女儿,极爱读《牡丹亭》,并留下万言书评。那女孩儿不幸病亡,父母便以为是《牡丹亭》耗尽爱女心血,一怒之下要烧了书评稿,荷姐偷偷换出手稿,来到松江后想刊印成册。她正为印资发愁时,在书坊遇到杨老爷,杨老爷求阅书稿后,当即慷慨解囊,愿资助银钱,其后也并无逾矩之举。”

    张岱屏息凝神听到此处,喃喃道:“这很像荷姐的性子。荷姐虽是家生婢子,但自幼聪慧有书心,我母亲喜欢她,也让她借着服侍我和三弟的由头,在我张氏学塾里读书写字。荷姐一直爱慕有才的人,当初我母亲已帮她寻好一门富裕佃户的亲事,她却看中那位穷画师,一心嫁了。她与那位评述《牡丹亭》的小姐,想必,也是同气相求的缘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