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非依赖整个联盟之力?若非十八路诸侯同心协力,刘备又算哪根葱?
高远含笑言道:“吾身微不足道,金银、粮草、兵器才是关键。袁盟主,您意下如何?”
高远暗自庆幸,历史上的袁绍被描绘成无能之辈,但从今日的交锋看来,
袁绍实则智勇双全,方才几乎让他转移视线,使将领与诸侯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己身。
若让袁绍得逞,不但无法获取物资,恐怕还会遭人指责。
袁绍闻言,略一怔愣,旋即笑道:
“怎能不给,曹将军、孙将军,还有刘皇叔,皆为大汉江山竭力,故此必须供给!”
袁绍的态度瞬间转变,高远虽不明其因,但他明白,此刻必须脸皮厚些。
毕竟,唯有取得钱财、兵器和粮草,其他面子之事,他并不在意。
五人重面子,而他偏偏不看重,赚钱之事,无需羞愧。
毕竟,唯有强者才珍视颜面和尊严,弱者往往无需挂怀这些表面功夫。
因为那是弱者的负担,对他们而言,毫无必要。
“如此甚好,速速装车,我需立刻返回水坝!”
高远不再多言,只要今日能带走粮草、金钱和兵器,便已足够。
毕竟,此行的主要目标便是粮草和金钱,其他琐事不必过于计较,实在太费神。
“好,我即刻命公路将军为您筹备!”
袁绍瞥了一眼袁术。
袁术此刻心中极不痛快,本欲针对刘备、曹操、孙坚,此刻却要乖乖献上粮草。
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袁绍并不介怀,毕竟幕后操纵者并非他,而是打着袁术旗号的人。
因此,袁绍巧妙地将自己撇清了关系。
所有的责任,袁绍一人默默承担,心中难免有些懊恼。
自家兄长未免太过,说好共同对抗曹操、刘备、孙坚,
结果却因一名谋士而被摆布,最终只能拱手送出粮草、兵器和金钱,真是颇具讽刺。
“多谢盟主,我先告退,稍事休息,静待盟主的馈赠。”
高远行礼退下,任务已完成,接下来还有另一件要事。
公孙瓒,没错,此人至关重要。
"兄长,为何你如此确信他们会将粮草与金银拱手相让?毕竟袁绍素有奸猾之名,信誉更是无从谈起。"
赵云心中疑惑,毕竟袁绍的名声如雷贯耳,因家族权势显赫而为人所知。
袁绍被尊称为袁公,四代位列三公,这便是他人前的荣耀。然而,他行事的两面性让人惋惜,表面上的友善背后,往往藏着难以揣测的心思。
你永远无法洞悉他的真实意图,更别提他擅长算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利益,他也会斤斤计较。
因此,尽管许多人对袁绍不满,却仍需俯首帖耳地迎合他,毕竟他的实力摆在那儿,不容小觑。
"呵呵,子龙,袁绍虽是小人,却智谋过人,尤其爱惜颜面,这就是他的软肋。"
每个人都有弱点,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今日,正是抓住他好面子的心理,才能顺利获取物资。若非如此,袁绍绝不会轻易让步,毕竟他精于计算,对利益的划分极为清晰。
在利益面前,无论是谁都会变得精明且吝啬,因为他们明白,寸步不让才是关键,因为利益至关重要。
然而,袁绍此刻别无选择,若不答应,他将面临各方质疑,那时诸侯们又会如何看待他?此刻,袁绍最关心的便是诸侯们的看法,唯有他们的支持和青睐,他才能步步高升。
高远不由得想到袁术,未得诸侯认可,便急切称帝,结果帝位犹如昙花一现,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他与袁绍虽出身不同,但实力与条件相差无几。
兄弟俩就像两个异类,各自握有炸弹,甚至一个是王炸,最终却未能如愿,这不是他们的愚蠢,而是面对历史的抉择,无人能做得更好。袁绍的确聪明,但他败于曹操,只能说明曹操更为狡猾,更为强大。
因此,对曹操必须有所警惕,他绝非等闲之辈。这家伙如果真想称帝,几乎唾手可得,但因顾忌名誉,最终放弃了帝王之位。像他们这样的角色,每一个决定都影响深远。
他的支持者无法理解为何他不称王,登基为帝在当前局势下已无可厚非。
可以说,这样做并无任何负面影响,然而曹操却因拒绝登基而被人议论。
他渴望成为汉室忠臣,虽心怀霸业,但野心深藏不露。
“兄长,我们不是该稍作休整,然后尽快带着粮草兵器和金银返回吗?”
赵云深知在此地久留并非良策,毕竟袁绍等人本就心存恶意。
因此,尽快脱离这个纷争之地才是上策,以免再遭他们暗中算计,此刻果断离开最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