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直率的,绝对像一个绿林好汉,可是从说话就能够看出来:
他是勇武有余、智谋不足。
游海龙毕竟是很喜欢单义林的,就耐着性子点化他:
“我们之所以只反官府,是因为其他的人都不要得罪。日后我们起事了,除了只和官府还有朝廷作对以外,其他的人都是要争取的。毕竟得人心者得天下,现在我们多惩治一些人,看起来好像是无所谓一样,可是将来就会有些人阻扰我们夺回天下的呀。”
单义林还是有些不服道:
“事情怎么被您说得这么复杂呀,我看我们当绿林好汉还是蛮不错的。”
这下,游海龙能够理解单义林的意思了:
他是穷苦人出身,就想着打劫大户来救济穷苦之人。
可是自己起事的时候,如果全依靠穷苦人的话,那这天下永远都不可能被夺回来的:
穷苦之人做自己的兵源还差不多,如果要他们筹措一些物质和粮饷的话,自己的军队是会被困死、饿死的:
他们自身都食不果腹,怎么能够帮助自己呢?
游海龙不想打击单义林,就绕着圈子说道:
“你听说过绿林好汉有成大事的吗?你的意思我明白:就是要同情受苦的人。可是这样做只能够救很少的人,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了,要想着全天下受苦的人,绝对不能够这样地冒进呀。”
其实有一些话,游海龙是藏在心里没有说出来的:
就是自己现在打天下和以后治理天下,都是要依靠大户和富户的:
一个地主可以拥有成百上千亩甚至是上万亩良田,而佃农只能够租地主的地来种,佃农们肯定就没有什么经济基础了。
自己就是想同情和依靠佃农都是不行的,即便是在盛世里,他们也和牛马一样是可以买卖的,而且身价甚至还比不上牛马呐。
这样的现象绝对是不合理的,但也不是靠劫富济贫就可以解决的。
也许一百年甚至是一千年以后,这种状况会扭转过来的,但绝对不是现在,自己也绝对没有这个能耐的。
自己只要能够复国,甚至是开疆拓土就行了,只要能够做到这些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也绝对可以青史留名了。
游海龙都想不明白的事情,单义林就更加地想不明白了,就低着头思索了起来。
看到局面已经成了这样,天柱明智地说道:
“其实,我很担心:我们怎么做土匪呀?我们的军队怎么土匪化呀?”
游海龙还是很少看到天柱这样沉稳的,毕竟天柱经历了这么多的变故,总会慢慢成熟的。
天柱这番话可算是问到点子上了,他毕竟是做过大将军的,考虑问题还是非常注重可行性的。
游海龙语气坚定地说道:
“不管以后我们做什么,军队的编制都是不会变的。不然还没有到起事的时候,军队可能就溃不成军了。至于怎么做土匪嘛,我们都向鲍将军请教就可以了。”
游海龙拉了鲍将军一把,把他拉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后往后退了一步道:
“鲍将军,你就给我们讲一讲吧。”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