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那个公主。”
春兰憋了一肚子的火,总算是找到发泄的地方了道:
“你能够和南川国和亲,就是你们北塞国出尔反尔想要追求的结果吧?你现在已经是孟如龙玉妃了,应该是很开心了吧?”
对于北塞国推掉巧玉和游海龙的联姻之事,连东土国普通的百姓都是很痛恨的:
假如北塞国不把和亲之事给推掉的话,东土国应该也不会受到南川国的攻击吧?
如果北塞国和东土国和亲成功了,孟如龙再攻打东土国的话,就是等于一起向东土和北塞两国宣战了。
这样战争的胜负就很预料了,而孟如龙也很可能就不敢入侵甚至是灭亡东土国了。
春兰在心里更加痛恨地想:
如果不是因为北塞国出尔反尔的话,自己也不会遭遇这样的下场了,而更加不会和计智囊分离了。
其实,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却是真实地相互关联着的:
再大再遥远的天下形势,都会直接或者是间接地关系到每一个人的;
而统治者的一举一动,更是会关系到天下苍生的福祉的。
面对春兰挑衅性地质问,巧玉真地感觉很委屈的,也很想发泄一下,可是这里根本就是不适合的场所呀!
巧玉苦笑了一声,然后眼泪刷地就划落了下来,但是在众多的宫女面前,还是强颜欢笑道:
“开心,我能够为了我们的国家做出牺牲,怎么会不开心呢?”
这番话是巧玉的真心话吗?
肯定不是的。
当初巧玉的父亲也就是北塞国的皇帝要反悔和东土国的和亲之事的时候,巧玉是竭力反对的。
巧玉曾多次劝说自己的父皇:
不要出尔反尔,一旦东土国被灭亡的话,北塞国就会和一个非常凶残的国家毗邻的。
可是孟如龙蛊惑人心的手段也太高明了:
派使臣跟北塞皇帝应允了很多条件,自然还要送上来足以让人心动的重礼了。
这些自然都是拉拢人心的条件,除此之外还要有拉拢人心的手段的——让巧玉公主和转而与孟如龙和亲,而且孟如龙还保证会大力地支持北塞皇帝,帮助他维护政权的——北塞国皇族之间的斗争很激烈,北塞皇帝老是感觉自己的处境是很危险的。
北塞皇帝感觉一旦有非常强势的孟如龙来给自己撑腰的话,自己的皇帝位子就会坐得很稳的。
可是在南川国和北塞国之间还隔着东土国呐,那就要南川国先把东土国给灭了以后才能够支援北塞国,更重要的是帮助北塞皇帝稳固帝位的。
因此,孟如龙也向北塞皇帝提出了条件:
在南川国攻打东土国的时候,北塞国不能够向东土国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尽管北塞国和东土国的关系一直都是很好的。
就为了能够和北塞国达成这些共识,孟如龙活动了很久,他派人一招招、一步步地把北塞国的重臣都给买通了,进而把北塞皇帝也给转着圈子“买通”了。
这就是一个皇帝明明自己很无能,却偏偏还要保住自己的位子,而变着法子拿自己统领的江山做交易的。
这个交易对于自己是有利的,而对于江山社稷来说却是非常不利的:
与自己毗邻的东土国是一只温顺的羊,而南川国却是一只凶残的狼。
一旦这只狼把羊给咬死以后,那这只狼就会直接跑到自己的面前了。
而这只狼会不会再咬自己的北塞国呀?
对于这些,这个无能的皇帝可是顾不了了,他只想着怎样才能够得到自己眼前的好处。
他完全不管什么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了,也不管对于自己的出尔反尔,自己的女儿会是怎么样想的了。
那作为和亲的当事人,巧玉公主是怎么想的呢?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