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农耕民族去攻打游牧民族的。
游牧民族的草原任由人马踩踏,绝对不会被踩坏的,就是被外来的战马给啃食的话,过不了多久草还是会发的。
军队要烧牧民的房屋,他们哪里有房屋呀?
他们有的只是可以迁徙的帐篷,在军队还没有打过来时,就迁徙走了。
反正他们就是逐水草而居的,也就是居无定所的,军队还没有来他们就逃跑了,只当是到别的地方放牧去了。
面对南川国的大兵压境,北疆国还真是没有什么太大地损失的。
他们的牧民就能够反应得这么块,军队就更不用说了。
翻看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哪一个不是英勇善战的呢?
不说别的就光是他们的骑马功夫,不管中原的将士练上多久也绝对没有他们专业,因为他们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
游牧民族擅长骑马,这是他们生存的必修课。
他们生长在危机四伏的草原上,很多人自然又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本领。
所以,历史书上往往说:
游牧民族都是善于骑射的,而且他们又大多是入则为民出者为兵的。
还有一点就是:
他们可以整体游走在广袤的草原和沙漠上,这样就有了进退自如的战略纵深,不能被根除却容易卷土重来。
汉武帝跟匈奴打了几十年仗,也就像是在驱赶狼群一样的:
你前脚刚赶走了他们,他们后脚就又来掠夺了。
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为汉武帝横扫的是草原(游牧民族)。
那反过来若是匈奴长驱直入横扫汉朝,又会是什么结果呢?
在一千多年以后,横空出世的游牧民族的杰出首领成吉思汗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毁城、屠城、灭国,甚至是灭种,他开创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在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
因为农耕民族,被拴在土地上是不能够随便迁徙的,城破了一个地方就被占领了,就这么简单。
古代的游牧民族天生就善骑射,也就天生是作战的民族。
在冷兵器时代,马的冲力是很大的,蒙古的铁骑就已经是天下无敌了;
箭也是杀伤性很强的利器。
农耕民族被善骑射的游牧民族扫荡起来,就是这么可怕;
可游牧民族被农耕民族扫荡起来,那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在这一次反击的时候,孟如龙推进得非常顺利。
其实这样不过是敌人采取的诱敌深入之计罢了,这也是敌人在和孟如龙打消耗战呐:
孟如龙要出境攻打北疆国,军队地补给肯定是相当困难的;
可是北疆**队地补给却是很容易呀——只要在骑兵的后面,有人牵着成群的牛羊就可以了。
而在草原上马牛羊这些牲畜,走到哪里都是可以吃草的。
这样看来在草原上打起仗来,北疆国就像是放牧那样,没有多少后顾之忧的;
而南川国可就要兴师动众,甚至是劳民伤财了。
尽管这样,孟如龙对国内却一再宣称:
自己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歼灭了多少、多少的敌军。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