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一迭声的赞叹,字字天真,亦字字讥讽。
东平郡王打了个愣,随后哈哈大笑,若无其事地吩咐:“来啊,再上几盘点心来,让厨下做些新鲜花样儿,别弄重复了。”
“是,王爷。”门外的长乐撅起了嘴。
气儿都还没喘匀呢,又要往外跑,他便有点不高兴,行至无人处,鄙夷地撇了撇嘴。
不是他说,他们家这位五爷,告状的本事也忒差了点儿,连他这个当下人的都瞧不上。
什么没吃过点心?当谁听不明白么?
这是在给王妃上眼药呢
这些吃喝上头的事,本就是王妃管着,徐玠说自己吃得差,言下之意,便是王妃平素待他不好。
这状告的,忒小气了。
且告状也没用啊。
在王妃的跟前,他们王爷向来是要退出去一射之地的,举凡府内大小事,王妃说了才算,至于王爷,那就是个甩手掌柜,家里的事从来不问,只管在外头瞎折腾。
只是,他老人家折腾来折腾去的,也没见闹出什么花儿来,就那些铺子还管不来呢,更何况别的?
虽然说这话有点儿以下犯上,可长乐还是觉着,这府里的闲人,委实太多了些。
从东平郡王算起,老少爷们儿就没一个有正经差事的,镇日里吃酒听戏、斗鸡走狗,再不济,城外庄子跑个马、走走膘,再顺便调戏调戏小村姑什么的,也就这么点子事罢了。
整整一府府的纨绔,放眼玉京,也没几家。
好在郡王妃持家有方,府里才没乱起来,而下人们便也以王妃为首,将家里的主子分了几等。
王妃自然是头一等的。王爷、世子爷并二爷则次一等。然后是嫡出的三姑娘,她一个人占第三等;过后才是庶出的姑娘们并三爷、四爷;
还有个最末一等的,便是五爷徐玠。
谁教他出身太低呢?
他亲娘就是个扬州瘦马,当年被人送进府时,不过是个玩意儿罢了。她倒是挺有本事,趁着王爷的新鲜劲儿,瞒天过海便生下了徐玠,约莫是想着母凭子贵,混个姨娘当当。
她倒也真如了愿。
在她死后。
活着的时候,她挣命一般地生下孩子,却也落了一身的妇人病,不能挨男人的身子,王爷渐渐也便没了兴致,过后,她终是一病死了,丧事还是王妃帮着张罗的。
那个名份,亦是王爷在她死后一年,才给她提上去的,约莫还是冲着徐玠,想把他的出身尽可能地往上拉一拉。
说来也真怪,那女人死后没多久,王爷竟也跟着病了一场,外头都说五爷命硬,克了亲娘再克亲爹。
王爷虽然不尽信,心里怕还是膈应的,便把这徐玠搁在偏院儿里养着,先还管一管,后来便由得他去了。
顶着克亲的名头,生母又是如此地不成体统,郡王妃自然厌着徐玠,坚决不许他去上房定省,只有每年过春节的时候,才让他在院门外磕两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