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周太后想了想说:“就说是我想儿子了,这件事你亲自去办,我的心思你明白,务必用可靠的人,不要为外人知道。”
怀恩道:“太后,这么大的事,恐怕瞒不住啊。”
太后也无奈,叹息道:“能瞒多久算多久吧,遇到事情咱们再商量。”
怀恩点点头,一行浊泪顺着苍老的脸颊流了下来,一切都是命数吧!
朝堂上,周太后端坐在龙椅上。
群臣心中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皇帝怎么样了?”
他们偷偷瞧着太后的脸色,只见太后很是镇定,道:“如今皇上微恙,太医说,不能再操心劳力,需要修养几天。皇上已有旨意的事情,你们遵旨照做就行了。其他的事照旧送司礼监,由怀恩呈报给皇帝御批。你们尽量不要烦扰皇帝,那些不关紧要的小事,内阁照着惯例办理就是了。没什么事你们就退下吧。”
这时,万安跪下道:“禀太后,如今北虏入侵,古北口危急,臣的意思,是把原本支援大同的太原兵士转而派往古北口,另外,顺天府百姓闹事,臣和内阁商议,首恶当诛,其余不计,这两件事皇上还没有旨意,请太后定夺。”
周太后道:“就按你说的办吧。另外这眼见打仗了,皇上的意思,粮饷紧要,你们内阁商量着筹措,如今情势所迫,凡事以大局为重,如果因为筹措粮饷做了伤民的事,皇上不予追究。总之,可以做错,不可不做。皇上的意思你们都明白吗?”
群臣叩首齐道:臣等明白。
太后走后,众大臣唉声叹气地纷纷向乾清宫外走去。
这时万安叫住了大家:“诸位,诸位同僚,国家正逢多事之秋,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户部、工部两位尚书都是万安举荐,对万安向来言听计从,听到他召唤,连忙回头行礼答:“万阁老,我们这是要回部堂办差去啊。”
万安哎呀一声道:“这时候再急的差事有边关的事急吗?有顺天刁民闹事急吗?诸位同僚、诸位大人们,皇上刚才交代的差事也都听到了,现在要紧的是把调兵筹粮、安抚百姓的事做好。现在都别走了都去文渊阁商量商量这几件事怎么办吧。”
礼部尚书姚夔是三朝老臣,向来以清流自居,瞧不上万安这溜须拍马、自甘堕落的德行,冷冷道:“调兵是兵部的事,筹粮是户部的事,我老了,人也糊涂,就先走了。”说完拂袖而去。刑部尚书和都察院御史态度温和些,但也都说这几件事与自己无关,跟着姚夔走了。
万安知道他们这些前任首辅商辂留下的老臣,瞧不上自己,也不生气,只无奈地摇了摇头。
顺天府不在六部之中,顺天府尹也不属于任何派系,但京城百姓闹事与自己是撇不开关系的,此时他不知是走是留,问:“万阁老,下官是不是也随您去文渊阁呢?”
没等万安说话,次辅刘吉瞧了他一眼,走过来和蔼地说:“你这一路风尘仆仆,先回府衙歇息去吧,有事万大人差人叫你。”
说完带着其他人到文渊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