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龙飞行到距离测试的54式122mm榴弹炮约为8km飞行高度为2km的时候,陈东风用传音联系在现场的王承,“王团长,飞龙已经达到指定位置,可以发射。”
“收到,预计1分钟内发射。”
‘首长,你们看这里的显示器,我们在8-10公里外拍摄的图像经过处理后放大,虽然说看不清楚具体的细节,但是基本的轮廓是可以辨别的。‘陈东风指着杨韦面前正在放大的屏幕对站在旁边围观的钱军长等人说。
‘关键还是要看动态拍摄的过程中,是否可以捕捉到炮弹的动态。‘葛森补充说道。
由于事先约定王承在开炮的时候并不会通知控制室这里,所以从王承说完在1分钟内发射后,大家的心就悬了起来,第一步至少要捕捉到弹丸,不然还怎么分析弹丸轨迹。
正在陈东风和葛森向PLA首长展示鹰眼的远程拍摄能力的时候,操作飞龙的杨辉激动的大声说:“捕捉到炮弹轨迹。”
杨辉声音未落,大家的目光都刷的一下子移到他面前的显示器上,只见显示器上一个“Dander!”。
“持续跟踪拍摄。”葛森对杨辉下着命令,“杨光开始分析弹丸的飞行参数。”
“炮弹超出飞龙的飞行高度,炮弹消失。”也不过是3秒钟不到的时间,杨辉就报告说炮弹超出视界,剩下的全看能不能根据拍摄的图片计算出炮弹的飞行参数了,包括高度、速度、减速度、方向等。而且由于此次的鹰眼还是向下的,为了发现炮弹只能让飞龙倾斜20-30度飞行,而计算出炮弹的方向需要考虑到飞行的角度,飞机的航向,地面参考物,风向等。虽然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已经把这些考虑进行,但是具体会产生多少误差,陈东风、葛森他们还真没有底。
也就是在杨辉报告炮弹超出视界后的时间,所有的人都盯着在计算弹丸轨迹的杨光,只见他的显示器上一张张图片出现,因为拍摄了2秒钟不到传回的图片数量就达到了800张。如此海量的图片只能依靠他们编写的自动识别功能来识别具体的炮弹位置,由于DJS-140键盘鼠标也没有,只能靠预先打好的纸带命令进行命令和计算,所以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大概在3分钟内,杨光分析了出了第一组数据包括火炮位置和炮弹落点位置,并打印出来。陈东风一把从打印机里把打印的纸张拿出,看了一眼后,交给钱军长,“首长,我们是否和现场核对下。”
钱军长也看了眼后说:“就一组数据?”
葛森解释道:“首长,就是这一组数据也是我们分析了50张图片也就是0.1s内炮弹的轨迹得出的,可以先和现场核对下。我们会继续计算出后续的数据。”
“那就先和王承核对下!”钱军长同意。
陈东风拿起传音,“王团长,飞龙已经捕捉到你们打出的炮弹,现在我们汇报下测量结果,火炮位置为,纬度X1度X2分X3秒,经度为Y1度Y2分Y3秒,预测炮弹落点在纬度X4度X5分X6秒,经度为Y4度Y5分Y6秒,射程为14.221km。王团长请核实测量数据是否准确。”
王承直接就愣住了,不到5分钟就测出来了?火炮的位置与他们测量的位置相比也就差几秒(误差在20-30m的范围),他们的预先的射程也是14km左右,至于具体是多少,还要等落点附近的士兵回报。
“喂,王团长你有听到吗?请帮忙核实计算数据是否准确。”陈东风等了一下发现并没有回复,又催促了下。
王承这才缓过来,“火炮位置纬度相差1秒12.12分,经度相差2秒7.32分,误差在30m范围内。”
王承汇报完后,控制室里的西工大师生和侦察连的战士都欢声相庆,要知道他们原先设计的误差可是在50m的,不过如果是把鹰眼固定在地面的话计算精度,按照葛森的估计会减小到10米的范围内。
不久,杨光的第二组、第三组数据也跟着出来了,基本相差无几,都是在预先设计的误差范围内。
在杨光测出第三组数据后,王承那边也测试完炮弹的落点。
王承第一个看到结果,误差范围几乎和火炮位置的误差一致,立即向控制室汇报,“陈东风同志,炮弹的落点误差在30m以内,符合预测。恭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