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总,那个吉力汽车出口非得是欧洲吗?非洲行不行?非洲的话,我有把握给你搞定五千辆以上的订单。”郭继华打电话过来问道。
“华总,我是为了宣传,并不是为了赚这五千辆的钱。如果宣传得当,我能在内地卖出去五万辆,甚至十万辆。”
“在内地人看来,欧洲都是发达国家,出口那边的国家,证明了吉力汽车足够好。如果欧洲不行,那么北美也行,或者岛国也可以,非洲那些大家印象中都很穷的地方,还是算了吧。”
非洲也有国家很有钱,比如南非等,但却根本不是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太差了。
当然,发达国家就一定很好吗?也不一定。前世王浩安还知道有发达国家政斧破产了呢,债台高筑,人民生活不一定多幸福。但此时在大多数人眼中,发达国家就是更好。
“王总,这样的话,会比较难。我有把握能推销出去一千辆,但是五千辆太难了,至少年前我做不到。”
虽然说吉力的汽车足够便宜,可你要卖去发达国家啊,人家差钱吗?再说欧洲的汽车品牌太多了,车企也多,为什么这么远采购你的汽车?
许多国家一些大城市的出租车,都是大品牌呢。
“华总,我可以适当的降低条件。或者可以跟对方的政斧洽谈,我这边还能进口一些他们当地的零食等产品。”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他们那边采购一些原材料。或者采购一些机械设备也可以,只要是国际一流水平的,价格高一点我也能接受。”
如果能买到先进的机械设备,多花钱也无所谓,重要的是能用上。实在不行,还能转手卖掉。
国内的许多企业想要采购,一个是资金有些紧张,另外就是经常被骗。别人说卖给你先进的设备,实际上是二流的,而在合同上,你根本看不出来,干吃哑巴亏。
这种事儿伴随着华夏的技术提高,公务猿的检查力度增加,越来越少了,但也并未彻底杜绝。
许多企业甚至因此有了阴影,生怕又花高价买回来一个二流的设备。不买的话,企业领导无功无过,买错了,那就要被问责啊,还会被人戳脊梁骨,多少年都抬不起头。
其实许多国家的技术封锁,也并非是咬死了的。只要你给的利益足够高,就能打破这种封锁。
只是华夏一直不愿意做冤大头,凭什么别的国家买就两千万美元,我们买就要一个亿美元?我们的钱就不一样吗?
花高价买回来,不如直接采购别人的成品呢,八千万美元,能买多少呢。
“王总,你就没打算把那个吉力汽车完全收购了?你这样获得的利润,可不如自己生产的利润高。”郭继华劝说道。
既然已经投入了那么多钱,还差这点吗?买一条十万辆的生产线,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也花不了多少钱,跟一个研究中心的投入差不多。
当然,这个指的是现在国内用的那种国际二流技术,如果是一流的生产线,那价格就要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