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子递给他。
这是读卷官们定出来的前十名,依制要连卷子一起送呈御览,由皇帝从中御笔定出位次最高的一甲前三,既状元、榜眼、探花。
另还有几位读卷官分别捧着另二百九十份卷子,这些是防着皇帝心意不同,不喜欢臣子们定出来的前十名,要另行发掘贤材,所以一并都要带过去。
万阁老近来难得睡了个好觉,心情不错,一边走在头前,领着众人去拜见皇帝,一边笑着接过头十名的卷子,道:“我来看看,今科的三鼎甲将出自何处。”
就放慢了一点脚步,一份份翻起来,连着见了三个眼熟的名字,确认了自己的关系户确实都在内,心情就更好了——十占其三,除非运气差到极点,不然总能叫皇帝在一甲里点着一个罢?
再下面还余了两三份卷子万阁老就没细看,草草翻过了事,只是心下闪过一丝疑惑,觉得其中一个名字也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听过似的。
直快走到太和殿门口,万阁老终于想起来了,忙再低头把那份卷子一抽,他先前只是自右翻起了一点,看了姓名籍贯,现在抽出来才见着了全貌,正是他昨日赞赏字好给上等的那份卷子。
蔡尚书走在略靠后一点的旁边,见到笑道:“这是我等定下的探花郎,一笔好字实在出类拔萃,听说又是个极年轻的青年俊杰,正合簪花,倒不用另行调整了。”
三鼎甲虽然最终由皇帝圈定,不过读卷官们也会给出一个参考位次,万阁老的三个关系户此时都不在这位次里——那就做得太显眼了,不如保个前十,去赌一赌皇帝的心意。
听说、是个极年轻的、青年俊杰?!
万阁老瞪着卷子上“苏长越”三个工整小字,他从来没把这个小小举人放在眼里,打先帝暴亡后他烦事缠身,就更把他抛到了脑后,没想到他真能以才过弱冠的年纪过了会试,此刻在殿试中的名次还排得高高的。
糟心极了的是,他的名次所以能这么高,其中还有他贡献的一个上等圈圈。
再没有比这更砸自己脚的事了,万阁老都气木了,瞪了好一会才想起来转头又去瞪蔡尚书。
他昨夜早睡了会,最后的揭名环节不在,但蔡尚书是在的,他是万党一员,怎么可能不知道万党仇家?且退一步说,万党中的其余人等未留心到这苏家后代也罢了,但万阁老记得清楚,几年前苏长越年少气盛,往万府门前扔了一回孝布,小聚会上蔡尚书曾替他骂了几句来着,这会儿要说忘得干干净净了,谁信?!
明知是万阁老的仇家还装傻,不让人去叫醒他,由着苏长越被排到了探花的位次上,真相只有一个:蔡尚书,反水了。
万阁老难得的一点好心情被败得干干净净,倒是那股子压抑了一年之久的权臣劲儿被刺激上来,他猛一转身,就从身后另一名捧卷的读卷官手里抢过一份来,然后把苏长越的那卷丢回去,来了个替换。
读卷官们都呆了,不由一齐停下脚步:哪有这么玩的,这太不合规矩,会考是为国抡才,就是首辅也不能这么随心所欲啊!
当下就有人出声:“阁老若对这名次不满,昨夜就该明言,大家讨论调整,岂有临阵独自更换之理?”
马上有人跟进:“此刻名次都已写好了,要一并呈与皇上,若与卷子不符,我等何以解释?”
再有人附和:“这是皇上登基后开的头一科恩举,我等当尽善尽美才是,阁老如此,实在不当啊。”
便连万阁老那一派的人都不肯和他站一边了:因为这个谬误真是无法解释的,要连累大家一起在皇帝那里留个“办事不牢”的印象,谁愿落这个评价?
众人纷纷提出异议,七嘴八舌的声音惊动了已在殿内升座的皇帝,当下便有侍奉的大太监出来问:“皇上着奴婢来问,各位老大人们怎么还不进去?因何似乎起了争执?”
被皇帝垂询,读卷官们一时都住了口,思索着如何措辞,万阁老冷冷扫视了诸人一眼:“不劳各位担忧费心,我自有话和皇上说!”
近来他本已觉得诸事不顺,手底下的人时不时地犯刺了,再蜷着,这些人更要得意,恐怕该试着往他头上爬了!
正该借这桩事立一立威,此刻再想把苏家那小子黜落下去是不能了,但把他压三甲里去却费不了多大事,就不信皇帝这点面子都不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