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啸和陈聪在村子里是如何调查的,其过程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只说结果即可。
朱啸和陈聪利用大半天的时间,几乎将八个自然村都给转了个遍,获得了真实的情况,总结起来,有四点:第一,大多数村民是不愿意搬家的,更不愿意去住楼房,原因既简单又朴实,住不习惯。农村人就是农村人,要有自己的一处宅院,住楼房算什么事?第二,这件事从开始运作到现在,已经酝酿了一年多的时间了,在此期间,镇官们和村官们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劝老百姓服从上级安排。一年之中,曾出动大批警察,进驻八个自然村。警察到这里来干什么?用脚趾头也能想出这样做的目的。第三,很多村民都已经在拆迁协议书上签了字,而签字的原因无非是为了安置费和补偿费,因为只要签了字,就可以马上领到钱。是小农意识主导了这一现象的出现。第四,让朱啸和陈聪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一小部分村民是自愿搬迁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镇官村官的亲属,他们还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在支持地方工作。这部分人虽然比较少,占比不到百分之二十,但却都是村子里有头有脸的人,或者说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也可。
得到了这么个结果,朱啸顿时感到事情难办了,陈聪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局面。村民们要求有自己的一处宅院,不习惯去住楼房,这是实情。大批警察进驻村子,是维持治安,这也说得过去。最麻烦的就是那些已经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领取了安置费和补偿费的人,这部分人还不在少数。他们贪图的只是签字就能拿到手的钱,至于将来是个什么局面,他们压根就没考虑,只是咧着嘴说随大流。既得利益者们支持上级的决定,这也在情理之中。
最骇人听闻的则是在才开始运作此事的时候,有一个村妇为了抗议,竟然当街喝农药自尽,这次事故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而更为棘手的问题,则是在施工现场施工的几个建筑公司,都是属于这些自然村的村办企业。而且从中起到决定作用的则是这些建筑公司的头头们。而这些头头们,基本都是村子里的上层人物,大富大贵不说,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给村民们做工作的,也主要是他们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郭瑞市长和李岳副市长的这个构想,引发了好几个层面的利益群体在蠢蠢欲动,从而兴风作浪。
事情到了这一步,就不单是市领导之间的意见隔阂了,而是触动了好几个层面的利益群体,从而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难以解决。
作为市一把手的朱啸,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搞好平衡。一把手嘛,最重要的就是搞好平衡,只要将平衡搞好了,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他的位子才能坐稳。否则,就会刮起十二级的台风,弄得一片狼藉。
朱啸蹲在田间地头,一口一口地抽着烟,陷入了沉思。
陈聪也体会到了朱啸的心里感受,同时,陈聪也深深地感到,这件事的确是不好处理了。叫停不行,不叫停也不行,到底该咋办呢?
就在这时,陈聪手机传来了短信提示音,他一看是和梅发来的,和梅的短信内容是:你到底啥时候回来?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