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往往是为了事业的需要,如上级来访时、接待来宾或为了谈生意合作和职业上的交流。而交际讲究的礼仪和形式,一般在办公室或餐桌上的交流,对自己要比较掩饰,而不可出言不合场合,要表现的是人的涵养和风度。
交友就不同于交际,交际中也许幸运地会遇上朋友成为知己,但这是寥寥无几的。原因在于目的的不同,为了自己的利益的往往是和真心的交友不能混为一谈。交友是为了于友人共同分担生活的忧烦、分享生活的欢乐,为了能获得人间的真情,能互相促进、共同走好人生的路。
而有些人把交际和交友混在一起,便常常感到自己受骗上当。对于付出了真心的人来说,最渴望的是得到收获,然而在交际场上,付出真情以后就会发现世态炎凉,产生了痛苦和伤感。其实,错不在于别人那,错的只在于我们自己,如果你自己不曾有太多的奢望,那哪来的失望呢?
交际之间的来往无非是礼尚往来,其经营方式是靠物质、金钱和欲望。有人认为是朋友的来往,而每次登门都得提礼物的,见面只拘于礼,似乎和友谊有区别吧。生活中形式的东西太多了,以至我们常常为了形式而忽略了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交际只能是交际,别误认为交友,否则,不吃亏就要受到伤害。
史记中有几则“市道交”的内容正是说明这一点:“富贵多士”“君无势则去”不是有民间的一句:“贫在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远客来”吗?这让我想起了李德裕的关于“天下善人少,恶人多,一旦去权,祸机不测”的说法。这难道不是“身不在此,人必求疵”吗?
而世人对于权贵的恭维和奉承早已见多,所以有“生死见交情”“盛衰言交态”意思是说,谁与平民世交呢?古来的门当户对对于我们的启示是“市道交”将永远不会销声匿迹,不管人类多么憎恨它。
而交友的原则在于付出,潜夫论交际篇写了东汉世交风气,写出了贫者做人处世之难——“人有贪其财而交,有慕其势而交,有爱其色而交。三者既衰,人情便疏薄了。”富贵而相求忘易交。因此公孙弘曾叹:“宁逢恶宾,不逢故人。”
很多人希望教导的富贵者,更希望富贵者对自己不弃贫贱之交。平素有些人来往频繁,每天窃窃私语,说人长道人短,看来非常合拍。而到了关键时刻便“冷眼旁观”更甚的是落井下石,这是小人之交。
君子之交古来有说“淡如水”不是那种阿谀奉承和嬗变的人的那种假惺惺的外表的交往。人是希望友谊的,人因为害怕孤独所以追求友谊。我们在交友中应重视的是诗经中说的“施多报少”因真正的朋友不但能做感情的交流,能听到劝告和诤言,还是“另一己身”在生活中,有是我们是无法事事亲力亲为的,有了知心朋友也能替我们办些我们没法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