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凰天梯少人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3月2日,周六。

    乘公交车(换了三次)约摸行驶了四个小时,终于来到了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北部西山农场境内的“凤凰岭”景区。

    凤凰岭,距我住处约55公里,总面积15。33平方公里,是大自然赐予居住在北京的人们的一方净土。

    书上说,凤凰岭风景区内野趣天成: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层峦叠翠、密林曲径,奇花异草遍及山野;奇山、怪石、林海、神泉更是奇妙的天然景观;是春游踏青,夏令避暑,秋季采摘,冬观雪景的胜地。

    带着好奇和憧憬,告别了凤凰岭牌楼两边的楹联:

    凤凰岭上逍遥客

    龙泉寺中自在天

    踏进了山门,便感觉到了凤凰岭的“荒凉”:游览者稀少得可怜,山坡上偶尔见到一两簇行人。我思考了一下,原因大抵是这样的:一是春寒尚在,一般的游客不愿意在瑟瑟的冷风里游山;二是凤凰山依然沉睡在冬日的狐裘中,在一般人的眼中,尚无美景可赏,无佳音可听;三是凤凰山地处偏远,一般人不愿长途跋涉前来,即使赶到了山前,气喘如牛地攀山,可能未及一半,已经日薄西山,兴致全无。

    我徜徉在中线景区,游历了龙泉寺、神柏、山门殿、金龙桥、地藏王殿、观音菩萨殿、魏老爷殿、爱情同心林。

    为静而慰

    为景而赞

    为道而歌

    为教而诚

    贴着山壁,贴着“凤凰岭”的摩崖石刻,进入了北线景区。

    北线的景区的景点的可圈可点者不胜枚举,最叫我驻足留连的是“天梯”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所谓天梯,真是“天梯”

    一谓其高,直插云天;二谓其陡,坡度78度。

    这天梯之窄,只容得下一只脚,而且这“阶梯”上凹凸不平。为何会有“天梯”它通到哪里去了?原来,爬到天梯的一半,便是“修仙洞”“天梯是通向“修仙洞”的必经之路。过了“修仙洞”在爬一段路,就到达一个相对的平台,就可以通向凤凰岭的顶峰——飞来石塔。

    修仙洞位于天梯中部,距地面16米多,座西向东,相传为汉钟离得道后修习仙法之用。洞口原有门,现在石壁上门框痕迹依然清晰,建造年代无从考证,根据洞室结构,可能为辽金时期建造。

    登天梯的人寥若晨星,我是其中的一颗。其实,我登到一半的时候真的有些后悔了,两腿软得跟棉花一般,眼睛丝毫不敢往下看,我是有些恐高症的,生怕向下一看,一下子晕下去跌个“天女散花”可是又不能中途退下去,这倒不是因为什么面子或尊严,主要是退下去比爬上去更恐怖,稍一失足,照样也会“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于是,把全身力气集中到两腿上,继续向上“爬”可是两腿还是“晃晃悠悠”不怎么听使唤。可能是体力有限,甚至感觉到了体力不支的缘故吧,我只能“鼠目寸光”了,眼睛只是盯着前面的一级天梯,根本没有心思去想天梯的尽头在哪里,肯不敢想上看天梯还有几何?唯恐看到天梯仍然高远会增加我的恐惧,然后再恐惧中坠落山崖。我本能地,只是专心致志地走好每一步,在通往天梯的生死线上,在陡壁上“匍匐”着。

    许多时候,尤其在你危机四伏、困境重重的时候“鼠目寸光”也是一种策略,远胜过“高瞻远瞩”;许多时候,只看着脚下,不去仰望高远的目标,也是一种智慧,更容易到达胜利的彼岸,我想。

    终于爬到了半山腰,接近了“修仙洞”我踮起脚,向洞里张望着:洞里很宽敞,也很整洁,可以容纳二、三人。正中央供着汉钟离的坐像,那把大蒲扇特别醒目。他就是在这洞里修成神仙的。忽然感觉到洞内有一股清气袭来,仿佛要让人飘逸起来。仙风道骨带来的那种清气,只有仙人才有的。我是相信“修炼”之说的。狐狸通过修炼可以成为人形,甚至可以“隐身”这是一种进化或者叫升级。人也是一物种,也符合不断进化、升级的规律,然后到达更高的境界,这样的境界自然高于人类,即仙人。当然,一般的芸芸众生达不到。修仙之事,古来有之。但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仙缘,二须修炼。仙缘自然是可遇不可求,修炼必须行非常人之事,受非常人所受之寂寞,所谓“洞中虽数日,世上已千年”在修仙洞中潜心修炼的汉钟离餐风饮露,逐渐将肉体凡胎脱去,最终成为仙人,与山间清风为伍,与天空日月相伴并成为永恒。

    扒住“修仙洞”洞壁,观望并浮想了片刻,吸一口气,换一只脚用力,继续往天梯更高处攀去,你别无选择。有几次,脚下一软,身子一晃,差点坠落下去,就像一个藤上的葫芦被一阵风吹得左右摇晃。当然,做个“葫芦”倒也潇洒自在;做个“我”却是魂飞魄散,幸亏一只手还紧紧抓住峭壁上的铁索,惊吓出了一身热汗,真是“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终于抖抖索索,爬过了最后一级天梯,我一屁股就坐在石阶上,只顾喘粗气了。

    朝下望去,天梯像一条细长的蛇在山坡蜿蜒。忽然想起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峨嵋山下少人行”不由得杜撰出两句诗:

    自古华山一条道

    凤凰天梯少人行

    因此,决定以此为题目记录登天梯的感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