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卖部都是家里的,谁没事还记账啊?而且这个钱都合在了一起的,自从把买电视和录像机的本钱拿起来之后,剩下的进带子就算小钱了,而且看着生意不错就应该是赚钱了的,都是自己家里的人,难不成还不能相信吗?而且爸爸手里的钱一直都有增加的,既然是赚钱的,何必还要把哪个跟哪个赚多少分的一清二楚啊,这是闲着没事儿干,吃饱了撑的吗?
席虹被爸爸看傻瓜的眼光噎的憋屈的要命,她以前也是这样想的好不,她以前送老师和同学礼物也直接就在自家店里拿了就是,因为归根结底那钱都要在家里出的,何必转几个弯记上几次呢。(咦,好像有什么不对?原来随便拿东西的源头在这里?)席虹赶紧挥去一闪而过不知哪里乱入的念头,她那是正当的,必须要花的支出,完全不一样的。
跑到哪去了,赶紧回归正途,但是这样是不对的,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投资确切的了解,就没有对这些正确发展方向的把握,万一哪天突然垮了,都不会知道原因在哪里的。
而且周围的环境也算帮了席虹的忙,让她可以理直气壮的举例反驳爸爸的眼光:这几年,别人也没闲着,小卖部是开了一个接一个,县上的电影院修起来后,对录像厅的生意或多或少也是有一点影响的,虽说价格上占优势,但是屏幕太小是硬伤,录像厅换了椅子改善条件就是为了拉住人群不流失,几个方面一说,爸爸终于同意好好的算一算。
虽说没有做帐,但是也不是没办法理出个名目,只是麻烦了一点。二姑和小舅每次交给爸爸的钱,他都是专门有个本子记下来的,最开始是因为投入的实在太多,得算着什么时候把本拿回来。后来则是习惯成自然。
而因为交通并不是很便利,进货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一次性就进很多东西的,数目大了自然都是记下来了的。后来席虹去读书后,进货的事情就交给了席虹,而席虹虽然记性不错,对数字却实在不太敏感,多几个数字就会弄混,所以一直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次进的数目都记在纸上的,回来也好和爸爸报账。
因此现在只需要把爸爸和席虹记得两相对照,再加上每次运费固定,收入支出就能够得出了。
用了一天的时间,席虹和爸爸就把录像厅和小卖部的帐算了出来,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把什么都清楚明白的弄的清清楚楚了,才发现问题还真是不小。
录像厅那边还好,卖的东西比较单一,门票也是固定,所以这几年每年的盈利差别不是很大,但是也看的出来,后面这一年多相较前头的两年,收的钱多了,但是盈利反而少了。
但是问题最大的,还是要数小卖部!
ps: 今天继续数,要是每一个平安符都加那肯定是不可能的,那得加到手断了,不过第一天入v有特殊意义么,感谢一条毛线送的平安符,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么,那么至少要加三更了呢,得爆发一下,努力把稿存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