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下岗之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叨起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母亲的言语随便经常引起媳妇和女婿们的不快。

    一次母亲去看姥姥,迟迟未归,父亲由于街道一些琐碎事正在生气,铁青着脸让建业将母亲找回,对母亲大发雷霆。父亲吃劳保后,人变得温顺多了,不再像年轻时经常对母亲乱发脾气。这次忽然来了这么一通,母亲感到莫大的委屈,第二天,也不管正在看护的建业的孩子,独自一人回老家走亲戚。

    树兰下班回家见孩子人照看,自是不悦。为了让母亲照看孩子,建业和建设临时换房住。家里乱成了一锅粥,饭没人做,家没人收拾。树兰带着孩子回了娘家,把孩子托付给已退休回家的母亲。

    树兰对建业说,你妈和你爸生气,实在不应该不管孩子。

    其实母亲是在气头上,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

    几天乱七八糟的日子,过的父亲愁眉苦脸。孩子们来看他,他闷闷不乐,也不说话。大家看得出父亲已经意识到自己做得有些过分。母亲几天后从乡下回来,父亲自然也变得说话办事都小心翼翼起来。

    孩子不再让母亲看护,建业没了再和建设换房住的必要,收拾了东西重又搬回去。

    搬回家没几天,机关里开始产生动荡。机关党总支组织全体工作人员,每人添了一张表,大意是如果机构改革,你准备怎么办。机构改革已经嚷嚷了好几年,陆续走了几个人。这几个人都是经领导谈话后愿意去企业的。如果你不想去,也没人硬逼你。毕竟还不到最后动真格的时候。

    建业仔细考虑权衡了自己的处境,最后决定离开机关到企业去,机关不是久留之地。第一,他没有转干,这一点就决定他没有在机关长干下去的可能性,虽然机关里还有好几个以工代干人员,但人家怎么想他不知道。第二,他不会夹着尾巴做人。试着想改变自己,有点效果,但不明显。第三,他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适应机关的工作环境。因此,他在征求意见表上写的是现在就去企业。领导自然愉快接受了他的请求,先让他到企业挂职锻炼。一年后组织关系和工资关系都转到了企业,这时他的入党问题已经解决,是在机关里几乎没有发展对象时解决的。令他感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他还没有转为正式党员时,他的职务是厂党支部副书记。一个预备党员做党的领导工作,他觉得不可思议,也没有人告诉他这正不正常。

    自建章和建国下岗回家,建设停薪留职后,建党建华建军也随着单位的不景气陆续回了家,只有建业还算是国家的正式职工。建章回家无事可做,被同事拉到股市去炒股;建国从医院出来继续从事她不挣钱的养鱼事业;建党的单位破产了,每人给了一些钱,算是买断了工龄,与原单位彻底没了关系。他是焊工,现在给人打工;建华的单位已经分成块被人承包,她只能给承包人站柜台,挣些生活费;建军的单位相对好一些,军用品已经全部转成了民用品,销路不太好,也裁了一批人,建军身在其中。回家的人每月发180元生活费。他回家后租了一间门脸房,和别人学着烤蛋糕,每月下来比上班合适;建设继续开他的出租车,每月的收入是他原来工资三倍多。每天跑得挺辛苦,但心情挺愉快。他说他的外债能比计划提前半年还完。

    过春节,都到父母家团聚。大家对现在的形势和政策褒贬不一,牢骚满腹。都说我们这个家算倒霉透了顶,都快成了名副其实的下岗之家了,刚过了几年舒心的日子,转眼之间就变成了这样。

    建华调侃着说,只有建业还享受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是他不识好歹,放着机关旱涝保收的工资不拿,非要到企业去发展,看着吧,到最后非得发展回家,不知道他抽的哪门子筋。

    给建国借钱养育的人知道他的钱难挣,天天屁股后面追他要钱。他的日子最不好过,所以他的牢骚话也最多。他说,刚听到一个顺口溜,说**给老百姓一个铁饭碗,邓小平给换了个泥饭碗,***又给碗上钻了个眼。这还真应了咱们家的情况。现在的真是有点乱套,农民放着地不种,都跑到城里和工人老大哥抢饭吃,批发市场摆摊的小商小贩,尽是些农民。工人下岗想去淘大粪人家都不要,摆个地摊还被带箍得撵的四处乱跑。满大街除了戴黑箍的管不了你,其他带箍的都比你厉害。电视报纸天天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进步了,我怎么一点也没体会到。

    建业跟他唱反调,说,你这是井底之蛙,只看到头顶那片天。人家讲的是全国的总体形势好了,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提高了。具体到某个地区某个家庭某个人,那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盖全。建军和建设就是例子,他们现在都比原来上班挣钱多,这都是改革改来的好处。

    建军和建设马上反击说,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只看见贼吃饭,没看见贼挨打。我们一个月是怎么受下来的谁知道。上下班没点,吃饭也没点,养老保险自己交,什么福利也没有,哪像你们,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吃好饭不放好屁。

    这时,父亲严肃地说,你们凑在一起就不能说点高兴事,就会发牢骚。我看建业说的有道理。咱国家已经开始重视鼓励发展个体经济了。真要象你们说得那样,社会倒退了,生活水平降低了,**不就完了,国家也就完了。父亲叹了口气又说,在**问题上我看还是国家下的力量不大。那些人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不捞白不捞,捞了也白捞,你不捞也说你捞,为啥不去捞。这就好比庄稼地长草,只要有那块土壤,它就要长。大家于是又你一言我一语的**起目前的**现象。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