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32缺钱还缺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原因,但如果换做一位意志坚定

    或许不会去考虑个人得失和成败荣辱。

    叶枫想起矛盾的子夜,那个极度悲情的民族资本家吴甫,在旧时代的中国,虽然苦心经营,却还是不免破产的故事。

    他将这个故事改编了说给徐荣村听,吴甫和赵伯韬都是典型的商人,他们都把自己发财致富的愿望放在民族利益的上面,不同的是,前者想建立自己的经济帝国,后者完全投靠了外国资本。

    吴甫倚仗自己的土地和实力,曾经不可一世,吞并了好多小资本,但在外国产品的倾销和经济封锁下,还是遭到了失败。

    至于赵伯韬,虽然仰仗洋人的势力取得了成功,但永远只是洋人的一条走狗。

    通过这个故事,叶枫给徐荣村指出了两条路,一是保持自主,和洋人既合作又竞争,就像吴甫;或者彻底倒向洋人,依靠洋人赚钱,正如赵伯韬。

    这个故事放在这个时代,显得异常真实和迫切,吴甫和赵伯韬这样的人物形象,也很生动。

    “然则,徐某作为一个商人,面对这样的大势,实在是无力得很。”良久,徐荣村长长叹了口气:“正如叶先生所说,无论选择哪条路,对商人来说,恐怕很难有好结果。”

    徐荣村认为赵伯韬也没有好结果,叶枫感到非常欣慰,从财富上来说,赵伯韬是成功的,但赵的行为,彻底投靠了洋人,总是无法摆脱走狗的色彩。

    叶枫的讲述很成功,或者说他的记忆不错,将子夜中赵伯韬丑陋的一面充分表现了出来,徐荣村自然能看到这个人物的真实情况。

    徐荣村不认同赵伯韬,说明他内心还是像吴甫那样,做商人还是有商人的人格和理想。

    “你我一两个人,能做的事情确实有限,哪怕有亿万家财,身居宰辅也不行。”徐荣村说这样的话,未必不是有明哲保身的意思,但叶枫很理解,生存有保证,才能希望更多。

    叶枫同样感到无力,寄望于一己之力改变历史,尤其是一个国家、一个严密的官僚体系、一种顽固的思想文化,都要比任何一项发明都困难。

    “那么,徐先生到底会如何选择呢?”叶枫将问题直接提了出来。

    “或者,吴的步伐过于急进了一些,我还是想尝试着做做看。”徐荣村犹豫了良久,才缓缓说道。

    这个答案在叶枫的意料之中,徐荣村依然选择了明哲保身,而不是叶枫没有说出口,却早就摆在他面前的第三条道路:改变这个国家的现状,改变叶枫在子夜中假定的那个环境。

    叶枫无奈地笑了笑:“那就祝徐老板生意兴隆了。”

    这个答案并不符合叶枫的愿望,但他还是给了徐荣村很多的帮助,其中包括安全火柴的配方,以及一套从瑞典运到勒阿弗尔港口的生产设备。

    另外,叶枫又托施怀雅兄弟从英国购买了一整套的棉纺设备,还招募了几个落魄的工人,这些都是送给徐荣村的。

    作为交换,叶枫希望徐荣村能够协助自己在国内的“印书计划”和“教育计划”特别是后面一件事,他希望徐荣村从国内选拔各年龄层次,特别是思想开放的学者、青年,以及幼童,送到欧洲进行学习。

    对于这件事,徐荣村爽快地答应了,但对于印书计划,却诸多犹豫,毕竟,清朝的历史上发生过血腥的文字狱。

    而叶枫提供的书籍,科学、历史和思想文化几乎各占了三分之一。

    那些思想,甚至那些科学理论,很容易被清朝的统治者判作异端,而历史部分,也大多借史发表议论,说了很多犯禁的话。

    这些书籍由外国人出面自然不怕,如果换成中国人的话,恐怕再多的脑袋也不够砍的。

    徐荣村只答应从旁协助,爱棠对此倒是很感兴趣,只是希望增加传教书籍。

    这点要求并不过分,但将这件事交给爱棠和霍普,叶枫并不放心。

    关键是缺少一个合适的代理人,霍普不是中国人,而且过于年轻,做做生意还行,其他的事情还不能指望。

    还有就是,这些事无论让谁来做,他必须在这个月筹措一笔资金,对刚刚买下工业宫的诺贝尔公司来说,这笔钱的数字并不小。

    缺钱还缺人,这些要从哪里来呢?叶枫非常苦恼。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