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54瑞典保守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从巴黎出发,到加来转船,同行的除了叶枫和卡尔亲,还有威尔海姆。西门子。

    法国和瑞典一南一北,联络很不方便,叶枫早就和西门子公司商量,要在瑞典铺设电报,然后想办法和普鲁士的电报线连起来,经由波鸿、布鲁塞尔,连接法国电报网。

    “听说西门子先生这次去英国,是商谈大西洋电报线的铺设工程,不知进展如何?”叶枫邀请小西门子一起喝咖啡,当然是那种现磨现煮的热咖啡。

    基于对这个时代技术水平的认识,叶枫始终认为,要在超过一万英尺深的大西洋底,铺设三千多公里长的电缆,这实在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小西门子苦笑着摇了摇头,突然眼前一亮,盯着叶枫道:“是不是诺贝尔公司,愿意投资?”

    “是因为缺少投资吗?”叶枫不认为自己有那个钱,铺设一条大西洋电缆,起码投资几百万美元,两千万法郎左右。

    这可不像苏伊士运河,熟悉历史的叶枫知道那是稳赚不赔,电缆放到海底,要毁就毁了,两千万法郎也会血本无归。

    更何况,叶枫知道伟大的开尔文爵士,是连续失败两次,直到第三次,才做成这件伟大的事情,投资商美国人亿万富翁菲尔德更是差点破产。

    见叶枫对着自己微笑,小西门子才想起他神奇的经历,知道对方也是个技术专家,只好苦笑道:“想要的投资的人确实不少,尤其美国那边的商人,但这次主要是技术论证,没有明确的结论,谁也不愿意冒险投资。”

    叶枫审核过通讯设备的项目,对电信知识也懂一些,加上在这个时代也受过系统教育,并不断学习,知道小西门子说的技术难题,主要是信号衰弱问题。

    不过,这不是靠创意可以解决的,叶枫再会发明,也不能凭空想出办法,或者研究一下还可以。他笑了笑:“大西洋电缆工程规模这么大,我们诺贝尔公司可能没有实力和资格参与。而且这确实是个新的问题,我觉得还有些技术要解决,不妨等这些问题解决了,再实施也不迟。至于你们西门子公司,还是专心帮我铺设瑞典的电报线,穿越波罗的海,应该不成问题吧?”

    “这个没问题。”小西门子沮丧地摇了摇头:“伯恩霍尔海峡的地形和水流,要比英吉利海峡好很多,不过最好是从丹麦中转,通过海底电缆连接马尔默和哥本哈根,通过洛兰岛、哈文岛,直接连到汉堡,虽然线路长了一点,海底电缆也有三段,但比直接越海要短一点,无论是维护还是信号,都有保证。”

    小西门子的主意从技术上考虑很不错,从经营角度来说,这条线增加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对经营也有好处,但涉及到另外一个国家丹麦,叶枫有点拿不准其中的风险,而且他还知道,普鲁士统一德意志,俾斯麦的第一刀,砍向的就是丹麦。

    “你知道,中转很麻烦的,还是直接通柏林比较好。”叶枫道:“至于哥本哈根,如果丹麦政府能同意,以后再从马尔默修一条线过去。”

    那时候,电报信号传输距离有限,而且一根线只能传输一路信号,发报和收报只能通过两点之间进行,比如南京和上海之间修了电报线,中间有苏州这个站,电报都是从上海发到苏州,由苏州再拍一遍,发到南京。

    叶枫的这个想法并没有问题,小西门子也点头同意,不过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丹麦的事情以后再说,普鲁士的线路也没有问题,那么关键是瑞典的陆上线路,政府那边应该没有问题吧?”

    “当然没有。”叶枫笑道:“电报这么好的东西,又是诺贝尔公司出钱,政府没理由反对,而且,我跟卡尔亲王关系也不错——”

    说到这里,叶枫微微一滞,他想起晚清时关于电报的争论,就有人认为电线“惊民扰众,变乱风俗”;还有人觉得“以中国之贸迁驿传”根本不需要铁路和电线;曾国藩也指责电线、铁路使“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以豪强而夺贫民之利”

    如果生在那个时代,恐怕就算电报明明是好的,自己有钱也有关系,还是不免要碰得头破血流吧!叶枫微微感慨,想到陈东应该已经抵达中国,真是辛苦他了。

    从加来到斯德哥尔摩,轮船也要走两天两夜,叶枫在船上找个机会,带着小西门子见到了卡尔亲王。

    “以后巴黎发生事情,我在斯德哥尔摩当天就能知道?好,电报确实是个好东西。”听了两人的叙述,卡尔亲王抚掌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