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76征地的麻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枫向莫桑德尔等人展示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又用深入言,和实例结合的风格,告诉所有的人,科学理论不仅仅可以认识自然,还可以创造产品,改变生活,他希望更多的人从事这样的工作。

    就算是辩才再好,故意刁难的人,也无法否认叶枫的观点:工程学确实是一门科学,就好比发电机的研究,其挑战性不弱于对电磁本质的探究。其复杂性更是涉及到电磁学、机械学、材料学等,涉及到大量的数学、形学,需要学识的渊博程度,甚至比一般的科学研究还要复杂。

    至于叶枫对电磁学知识的整理,并创造性地结合电机工程,提出了包括左右手法则、电磁场、电子假说等在内的一批新观点,也大大开阔了听课者的视野,他们不得不承认:就算是学校最渊博的教授,在电磁学方面的造诣,也远不如叶枫。

    讲座结束以后,莫桑德尔教授作为副校长,大步走上讲台,向叶枫伸出了手:“虽然你的观点,我并不是全部认同,一些假说,我也依然怀疑,不过我依然认为,你是一个合格的讲师,有资格在这个讲课。”

    和叶枫说完,莫桑德尔教授转身面向学生们,大声宣布:“我代表瑞典皇家理学院,欢迎埃尔文教授经常来学校讲课。”

    叶枫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却并不满足,看着变得热情的学生,他走上去和莫桑德尔教授站在一起,示意大家安静:“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像今天这样和大家进行交流,希望以后还能够和大家一起,系统地对一门学科进行交流和学习。”

    “我再宣布两件事,从今天开始,诺贝尔研究中心将向各位开放,大家可以利用中心的地方和器材,进行试验和研究,只需要简单登记一下就行。”

    “第二件事,诺贝尔研究中心将定期举办今天这样的学术讲座,以及各种形式的交流会、沙龙,欢迎各位参加。”

    如果要现场评选最受欢迎的人,叶枫一定会当选,在接二连三的承诺中,他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虽然大部分人未必能从这些措施中,获得多少好处。

    讲座结束了,也获得了成功,但余波却远未平息,首先是叶枫的电子假说,因为完美地解释了环形电流假说、电镀和电流本质等一系列物理现象,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许多科学家开始研究,究竟如何分裂原子,获得更基本的粒子。

    其次,借助路透社、哈瓦斯通讯社和一些媒体,诺贝尔研究中心这次是彻底出名了,叶枫又让藤普坦得趁机在报纸上介绍诺贝尔研究中心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发出“求才广告”

    一系列的新闻和举措,吸引了全欧洲的目光,也确实达到了叶枫所期望的,提升中心形象,吸引更多人才的目的,公司各地分支,不停有人上门应聘。

    诺贝尔研究中心的新楼也正式对外开放,其中又设置了开放实验室和访问学者研究中心。

    无论是不是诺贝尔公司的人,只要有好的项目,都可以向访问学者研究中心提出申请,通过后就能使用中心的实验室和设备进行研究。

    如果需要的话,中心还会帮忙进行项目的运作,邀请专家或者是指派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挑选研究员协助进行研究,或者是承担其中一部分研究任务。

    唯一的条件,就是如果最后有了成果,中心参与一定的收益分配,比例相当有限,短时间里,就吸引了一批项目。包括了一些大学里初出茅庐的研究员,一些有想法,缺乏条件的年轻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

    叶枫用成熟的项目管理方式,管理中心的研究项目,让每个来访人员体验到成功的同时,心甘情愿地与中心分享收获。

    主要面向学生的“开放实验室”也吸引了斯德哥尔摩几所大学学生的欢迎,因为这些大学虽然都有自己的实验室,但却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用到,而诺贝尔研究中心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机会。

    这些学生虽然不能带来好的项目,带来收益,但他们都经过系统的教育,可以让他们承担一部分试验工作,参与一些枯燥繁复的数据测定,对学生而言是学习的机会,对中心而言,在加快研究进度的同时,也省下了人工费用。

    通过实验室,中心还可以方便地选拔出其中的优秀学生,吸收他们加入进来,因为相互之间的接触,这种工作变得非常容易。

    而在这之前,很多人是不屑到诺贝尔研究中心这样的“企业”中工作的。

    与此同时,叶枫加快了组建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步伐,从心

    的凯瑟琳手中接过了大学的筹办工作。

    瑞典这些年对教育比较重视,前几年通过了新的教育法,在全国建立完善的初等教育体系,推行小学教育。

    在高等教育方面,成立了瑞典皇家理学院、卡罗林研究所,并拥有隆德、林雪平、乌普萨拉等多所历史悠久的高等院校。

    瑞典大学多数为公办,但也鼓励私立大学,甚至政府还会提供部分办学经费,因此,叶枫兴建大学的申请,很快获得通过。但要真正成立大学,还需要在场地、设施、师资、制度等方面通过严格的审查,所以一时半会,还是建不起来。

    好在拿到申请书的批复,叶枫就可以借此在欧洲大肆宣扬,接着诺贝尔研究中心当前的名气,向全欧洲的学者发出英雄帖,一边开出丰厚的薪酬挖墙角,一边撒出大把金钱,寻求与各高校间进行合作,建立访问学者制度。

    虽然一些老牌的大学对这种暴发户似的举动很是不屑,但毕竟欧洲有那么多大学,还是有人心动的。

    在短短的时间里,诺贝尔公司就收到了来自欧洲各国很多学者的来信,询问加入的一些具体问题,也有部分人直接找上门,要求加入。

    面对热烈的反响,叶枫并不满意,因为通讯的限制,他不得不让藤普坦得聘请了几位秘书,专门负责回信。而信件一次来回,需要花费数天的时间,遇到考虑问题比较多的,没有十几次信件的来回,根本不能让对方下定决心。

    “电报,给我赶紧将电报线修好了。”叶枫拍着桌子,将负责电报试验线工程的莱斯等人召集起来,询问工程进度。

    “线路的勘测工作已经完成,全长九十五点四公里,连接一个港口,三处工业区,七处居民区,两个商业区和四处行政中心,根据规划,应当以这四个行政中心为节点,覆盖周围的居民区和商业区,在九十五公里的线路上,设立五个电报站,每站覆盖半径为十公里左右的区域。”莱斯向叶枫汇报着电报线路修造工程的进度。

    “除了电报线,根据博士您提出的方案,我们打算沿线架空两根输电线,电学实验室正在论证有效输电距离,目前提出两个方案,一是教授您所说的,在合适的地方修建一座大型水力电站,通过远程输电线,供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