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再没有说闲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摇头道:“小弟叹服。”

    坐在主宾台上的赵大人听两位才子如此一说,凝神思考片刻,才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杨解元果然大才,风月无边,好一个风月无边!”人群中爆发出阵阵议论之声:“风月无边原来是风月无边啊,解元公干得好!”我回到舞台,抱拳一笑,忽然我面容一肃,将长剑背到身后,一剑起势,低声吟诵:“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正是南宋林梦屏的一首讽谏诗题临安邸,虽然此诗也是南宋之作,但却要比我这时代晚几年,因此我才敢拿出来献丑。“娘,大哥用的是全真派的剑法?”郭芙惊喜的扯着黄蓉问道。

    “嗯。”黄蓉正在嘴嚼我诗中的含义,却没注意我的剑法,只是敷衍的嗯了声。我配合剑法节奏,大声的诵读完那首题临安邸,台下爆发出阵阵的喝彩声:“好,杨公子,好样的。解元公好文采。”

    “不谈风月,却道尽风月之弊,好一个不谈风月。”“郭大侠黄女侠教出来的好徒弟,有杨解元这样忧国忧民的侠士在,我们一定能把蒙古鞑子全部杀光。”

    “杨大侠好样的!”因为襄阳乃是南宋西北屏障,虽然明面上蒙、宋互有盟约,不得互相侵犯,但是十年来,金国被打压的近乎灭亡,襄阳必须要直接面对蒙古人的侵略,蒙古铁蹄不断的肆虐蹂躏大宋边境的烽火襄阳城。

    在场的看客家中,几乎找不到和蒙古人没有仇怨的。我一首讽谏诗,嬉笑怒骂,斥责南宋朝廷的懦弱无能,让在场的众人皆是起了同仇敌忾的共鸣,不禁真心的大声替我喝彩道。

    孟珙和余玠交换了下眼神,皆是叹服:“好个文武双全的解元公,好个忧国忧民的杨改之,我辈不如也。”

    台上评委赵大人也暗自激动:“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此子居然有如此情怀,我大宋终将再兴。襄阳的子民幸甚,大宋的子民幸甚也。”他不仅又对郭黄二人更加高看了一层。

    同时暗下决心:“难怪孟帅如此器重与他,一定要请吕大帅好好结交此二人。”大小姐,吃的哪的飞醋啊?我这犯了人来疯,就有点止不住了。

    我又舞起我了自创的杨家枪剑(强奸囧),并且慷慨的唱了起来,其歌曰:“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正是前世我最爱的一首精忠报国。我军人出身,虽然好色却无比的爱国。在桃花岛三年,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蒙古铁骑的凶残。

    直到我来到了襄阳,恍如又回到了那枪林弹雨的沙场、处处杀机的雨林、戈壁。襄阳城的墙砖里都渗透着血腥气,让我黯然,也唤起了我对血的记忆。

    曾几何时,我以为自己的血已冷,只想泡几个绝世mm,赚一大笔家业过太平日子,可是我发现自己错了,错得厉害,我做不到,我也渐渐可以明白郭伯伯那句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含义。

    我爱这片神州热土,爱她的人民,并不局限于狭隘的一家朝廷,几个皇帝太后的,都去他娘的蛋,他们算什么东西。

    只要百姓能安居乐业,老子陪师傅在襄阳呆一辈子又何妨。我反复传唱,下面观灯的百姓,感动的热泪盈眶者无数。

    歌词浅显易懂,曲调古朴又朗朗上口,更有许多喜爱音律的聪明之辈,自发地跟着哼唱起来,台边的那些才子、佳人也都纷纷取出纸砚,记词的记词,谱曲的谱曲。

    整个舞台都显得忙碌却无人喧哗,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我并没有意识到周围的变化,我已经完全的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不知是是否是我已将自己带入了杨过的身份,又或是冥冥中真的有天人感应的境界。我仿佛回到了北宋初年,杨家将血战金沙滩的战场。又仿佛我与岳元帅并辔冲锋,兵锋直指黄龙府。在我第三遍将精忠报国唱完“来贺”最后二字,我忽然一丝灵感。

    想起了华山派传说中的那招“天外飞龙”手中宝剑一扬。“咄”的一声,剑脊力透观礼台房梁的横木,深深的嵌入其中,而我的表演也就此戛然而止。台下忽然一片寂静,紧接着,有一个人开始鼓掌,众人才醒悟过来。

    人群中爆发出了雷鸣般,持久不懈的掌声、喝彩声,再也没有说闲话的,大家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杨解元,真的了不起!整台晚会的气氛被推向了最高潮。我在台上微微喘息着。

    心想,mj。当年也不过这么红了吧?我的大、小美人,还不来献花、献吻啊?我明明看见那最先带着大家鼓掌的正是黄蓉、郭芙母女,心里不禁比吃了蜜还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