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回 义正辞严 马省长怒愤贴讣告 语重心长 孙总统赴邕说竞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宗仁带着一名卫士,由贵县乘船来到南宁,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歇息了半日,他打听得不少情况。原来,自从粤军势如破竹进入广西后,陆荣廷和广西督军谭浩明、省长李静城等已由南宁逃往龙州。孙中山大总统为了最后一次争取陆荣廷,曾派人由越南到龙州带信给陆荣廷,劝说他归降。可是陆荣廷非但不接受孙大总统的劝告,反而把那位使者给枪杀了。

    孙中山怒不可遏,命令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督率粤军,扫荡陆荣廷残部。粤军向龙州、百色、靖西一带追击,陆荣廷、谭浩明无法立足,只得逃往越南,跑到上海去了。自陆、谭走后,广西政治军事上已失去统一。同时由于粤军入桂怀着报复心理,纪律极坏,由梧州沿河直到龙州、百色,除了几个较大的城市之外,几乎所有市镇都被烧杀掳掠一空,乡村残破,路有饿殍,惨不忍睹。粤军的暴行激起了广西民众的极大仇视和反抗。桂军残部和地方武装纷纷竖起自治军的白色旗帜,与粤军作战。百色一带以刘日福为首,河池、都安方面以林俊廷、陆福祥、蒙仁潜为首,柳州方面以韩彩凤为首,桂林方面以梁华堂为首,浔州一带以陆云高、张希栻为首,声势十分浩大。

    探听到这些情况后,李宗仁心里暗想:广西虽被粤军占领,但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眼下群雄纷争,正是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候。但他此次来邕,既是奉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之命,因此自是不敢怠慢,第二天上午,便准备去拜谒陈总司令。

    行前,他特地刮了胡子,整好军容,便对那跟随而来的卫士吩咐道:

    “我现在要去见陈总司令,如果今夜不归,便有不测。你也不必在南宁等我,可自搭船往贵县回北流去,报告李、何二位支队司令,好生提防,断不可让部队缴枪遣散!”

    那卫士跟随李宗仁征战有年,与李宗仁感情颇深,现在听长官此说,眼泪便簌簌地落了下来,不忍离去。说道:

    “长官,让我跟你一起去吧。”

    李宗仁笑道:“你去何用?当然,这是我做的最坏打算,谅必陈总司令也不会拿我怎样的,你放心在此等候好了。”

    李宗仁离了旅馆,一人径自向麻雀巷走去,不久便到了陈炯明的司令部门口。门前戒备森严,几名持枪的粤军在守卫着。李宗仁取出名片和陈炯明召他赴邕报告的电令交给卫兵长,请他引见。那卫兵长转身进去,不久便出来对李宗仁说道:

    “陈总司令在大客厅接见你,请跟我来吧。”

    李宗仁又理了理军容,这才跟着那卫兵长,往司令部的大客厅走去。到了大客厅,只见陈炯明已高高在座,李宗仁忙行了军礼。陈炯明坐着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回了礼,接着便说了两个字:

    “请坐。”

    李宗仁向陈炯明躬了躬身子,便落座在离陈较远的一张单人沙发上,卫兵长给他端来了一杯茶,便肃立在客厅门口。李宗仁双眼迅速扫视了这间厅堂和他的上司一眼。这间厅堂非常宽敞,摆着几张古色古香黑漆发亮的桌椅,四周又放着几盆形态古拙的福建茶和雀梅,正中挂一幅威虎图,那只毛色斑斓的猛虎正对来客虎视眈眈。威虎图两边,挂着郑成功那副名联:“由秀才封王,撑持半壁旧山河,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世界,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李宗仁暗想,这位陈总司令看来气概不凡!的确,陈炯明穿着佩有上将军衔的军服坐在那里,显得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不过,细看时他的眼睛却显得有些毛病。坐下之后,陈炯明用那双斜视的眼睛看了李宗仁一眼,问道:

    “李司令,你部是驻在北流吗?”

    “是的,总司令,自从在横县点验之后,职部便遵命移驻北流,履行训练剿匪职责。”

    “唔。”陈炯明用鼻子应了一声,也没再接着问下去,却随手端起茶几上那只精巧的褐色小茶壶,慢慢地喝起茶来。

    李宗仁感到很不自在,又怕陈炯明追问起缴炮之事,便先发制人地说道:

    “总司令,关于命令职部缴炮之事,由于玉林五属一带匪患严重……”

    “唔,”陈炯明又用鼻子哼了一声,放下手中那只小小的茶壶,傲慢地把手一挥,打断了李宗仁的话,“这些,我都知道了。不过,那几门炮,你还得交上来,否则……”

    李宗仁心里一震,他不知道陈炯明在“否则”之后还要说些什么?是扣留,撤职,缴械?他心里正在忐忑之际,只见一个参谋模样的军官走了进来,见客厅中有人在座,便径自走到陈炯明面前,呈上一纸电文,附耳低声说了几句什么,只见陈炯明把眉头一皱,随即站了起来,对李宗仁说道:

    “李司令,你先回去吧!”

    李宗仁见状,忖度必有火急军情使陈炯明匆匆结束谈话,他忙起立,向陈炯明行了礼,便由那位一直肃立在门口的卫兵长引着,走出了司令部。李宗仁回到旅馆,那位立在门口眼巴巴正在盼望着的卫士,见长官如此快便回来了,立即高兴地迎了上去,喊了声:

    “长官,你回来了!”

    李宗仁笑道:“回来了,你等慌了吧?”

    卫士却问道:“陈总司令没留你吃饭吗?”

    李宗仁摇了摇头,他这才想起,陈炯明为何不留他吃饭呢?照例,高级长官召见远道而来的部下,总要垂询一些军中情形,随机慰勉训示,然后设宴招待。可是他与陈炯明的会见谈话刚开了个头,陈炯明便中止了谈话,既没留他吃饭,又没定下续谈的时间,更没再提起缴炮之事,三言两语,“唔”了几声,便没了下文。李宗仁寻思一阵,觉得其中必有缘故,遂决定在邕暂时住上几日,看看情况再说。

    与陈炯明见面不得要领,李宗仁便决定去拜访省长马君武。因为马省长是桂林人,和李宗仁有同乡之谊,这样会更好说话一些,如能从他那里争取领到饷项,也不虚此一行。

    第二天,李宗仁来到省长公署门口,只见许多人正在围观什么东西,有的愤怒指责,有的摇头叹息,真是群情鼎沸,不可遏止。李宗仁见了好生奇怪,心想省长公署这里不知发生什么大事了,他也忙挤过去,想看个究竟。人们见他披着“老虎皮”,有的立即惊惶地走开了,有的却骂得更加起劲,甚至有人竟朝他吐口水。他由于不知就里,也不便计较,只是往前挤去。到了前面,才看清原来大家围观议论的是贴在墙上的一篇讣告。李宗仁刚看了开头几句话,便大吃一惊,那讣告上写道:

    “不孝君武,不自陨灭,祸延广西……”

    开始他还以为是马省长的父母大人过世,省长公署正在为马省长父母操办丧事呢,可是仔细一看,才知道是马省长用讣告的方式函复省议会。讣告中历数粤军入桂,祸害广西民众的罪行,而对于省议会屡次要求省长出面制止,他却无能为力,惭愧至极,遂向全省父老请罪。李宗仁看过马省长亲笔手书的这篇“讣告”,心情也十分愤慨沉重,但值得欣慰的是,他无论是坐困六万大山中,还是开赴横县及驻兵北流,所部官兵还没有发生祸害百姓的行为。想到这里,他更想去拜会马省长了。他掏出名片,交给省长公署的传达,那位传达见他是军人,料想又是粤军总部的人来找麻烦了,便没好气地说道:

    “马省长正在和法国驻龙州领事谈话,没时间接见你!”

    李宗仁谦和地说道:“我和马省长是同乡,专程来拜望他的。”

    那传达见李宗仁说的是桂林官话,态度温和,这才说道:

    “你稍等一下吧。”

    李宗仁便在传达室里坐着等候,顺便问那位传达:“法领事常来见马省长么?”

    传达道:“自马省长上任以来,法领事已来过两次了。陆荣廷、谭浩明在位时,这位领事每次来,省长李静城都以香槟酒招待,还仍恐不周,但法领事态度却十分傲慢,指手画脚,连陆荣廷都不放在眼里。马省长刚一上任,法领事来谒,马省长只飨以清茶一杯,连支香烟也没有。没想到法领事却非常谦恭,他见了马省长,老远便深深地鞠起躬来。口里连说:‘我尊敬的马博士、马省长,您好!您好!’你说怪也不怪?”

    那传达正说着,只见马省长已经送客了,他只站在客厅门口,没有下阶送客,那法国领事却向他深深地鞠了九十度躬,然后小心翼翼地离去,李宗仁看得十分真切。那传达趁着空隙,去向马省长禀报有位桂林军人求见。马省长说了声:“请。”那传达便跑回来,对李宗仁说道:“快去吧,马省长在客厅等着你。”

    李宗仁颇感诧异地问道:“马省长连秘书随从也没有么?”

    那传达道:“会见宾客,马省长不喜欢用秘书随从,他曾吩咐过我:不论是文武官员或平民百姓,凡有事要见他,可随时通报,他均抽时间予以接见。”

    李宗仁点点头,像是对传达又像是对自己说道:“到底是孙大总统派来的省长啊!”说着他走进了客厅,把军帽取下,向马省长行了鞠躬礼。马省长忙招呼他坐下,命人送来了烟茶。李宗仁坐下后,便向马省长报告了个人的简历和现在驻扎北流部队的情况。马君武听了满意地说道:

    “原来你就是在北流靠卖枪度日的李司令,北流县商会曾向我具函褒奖你治军严明,不侵扰百姓的事。好,很好!像你这样的军人,现在真是凤毛麟角呀!”随后,他把脸色一沉,又说道:“入桂粤军,纪律之坏,与匪盗不分,不由使我想起前年桂军在广东时的情形来。如今广西各界人士,每天函电和上门向我告状的,皆不下数十起,如此下去,我这个省长有何面目见广西父老!”

    李宗仁见马省长面带愠色,马上联想到刚才在省署门口见到的那张“讣告”,知他为人耿直却又无拳无勇,无法控制局势,心里甚为同情,忙说道:

    “马省长,我在北流靠卖枪度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呀,作为一个有良心的军人,在此变乱之际,不能保境安民,已深感惭愧,如再纵容部下祸害百姓,更是天理难容!目下,我部官兵两千余人,衣食无着,请马省长适当拨给军饷,以便维持。”

    马君武见李宗仁向他要军饷,顿时皱起眉头,说道:“李司令,你有所不知,我虽身为一省之长,但号令不出郭门,省内各地皆为驻军盘踞,无法约束。关于军饷弹械,我是不能接济你的。”

    李宗仁听马省长这么说,也知他有难处,便不再提饷项之事,只是说道:

    “前些日子,陈总司令曾函电数次,令敝部交出四门山炮。北流一带匪患猖獗,四处村镇皆筑碉楼,如匪伙占据,没有山炮难以进剿。因此,请马省长向陈总司令缓颊,不要再追缴那四门山炮。”

    马省长非常干脆地说道:“这四门山炮,既是你部用得

    着,就不必上缴了,陈总司令那边,我去给你说通就是。”

    李宗仁见马省长甚忙,又见他愿帮忙说情不缴山炮,便起身告辞。回到旅馆,只见卫士带着一位军官来向他介绍道:

    “长官,这位官长有事要见你,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李宗仁看时,却不认得这位军官,那军官忙说道:“李司令,我们刘师长有请。”

    说罢便递过一张名片来。李宗仁看了,才知道是原桂军驻梧州巡防队副司令刘震寰请客。原来刘震寰投降粤军后,被封为桂军第一师师长,率部驻扎南宁。他本想取马君武省长而代之,没想到却碰了马君武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但他心里明白,无论马君武修了多少条公路,没有军事实力,省长还是做不久的。因此他便极力拉拢、收编各种零星部队,以充实自己的实力,准备取代马君武。李宗仁骁勇善战,他是早就听说过的,现在知李宗仁到了南宁,便很想将李部收编为己用,他打听得李宗仁的住处后,便派副官持名片来请,以便进行拉拢。李宗仁虽没见过刘震寰其人,但知道广西人都把刘呼之为“反骨仔”,以示不齿。李宗仁认为他临阵投降,已非军人本色,而在通电中又过度诋毁陆荣廷以取悦陈炯明,心里更是反感。本想把那名片退还给刘的副官,谢绝邀请。但仔细一想,自己这次到南宁,就怀有探听各方情况的目的,既是刘震寰有请,何不与刘一晤,摸摸他的底细。想到这里,李宗仁对那副官道:

    “谢谢你们师长的盛情,我也是桂军中人,亦曾想会见刘师长。”

    说罢李宗仁便带着卫士,随刘震寰的副官去了。来到刘震寰的司令部,刘震寰本人早已在门口迎候了。论原在桂军中的资格和地位,刘震寰当然比李宗仁高,但现在大家都已投向粤军,又无统属关系,李宗仁也就以友军和同僚身份和刘相见了。刘震寰见李宗仁身体壮实,目光朗朗,相貌堂堂,果是一员虎将,心里暗自赞叹不已。他拉着李宗仁的手,一道步入早已摆满丰盛酒席的餐厅,邀李宗仁在身旁坐下,接着亲自斟满一杯酒递过来,说道:

    “德邻(李宗仁字德邻)老弟,你的战功赫赫,我早有所闻,只恨相见太晚,来,今日聚会,我敬你一杯!”

    李宗仁将酒饮过,说道:“震寰兄,谢谢你看得起我!”那刘震寰本是文人出身,很会说话,他见李宗仁如此说,马上接过话柄说道:

    “德邻老弟,现在陆荣廷那老头子和谭浩明已逃出广西,他们是彻底垮台了。至于他们散在广西各地的残部,虽为数不少,但缺乏统属,一盘散沙,成不了多少气候。粤军是客军,他们迟早是要回广东去的,所以,广西的事情,还得靠我们广西人来做。”

    李宗仁说道:“广西省长不是马君武先生在做着吗?”

    刘震寰摇着头说:“不行,不行,马君武不过一介书生,又长久在外,在广西没有关系,根基甚浅,而且手头毫无实力,一天只讲修公路,嘿嘿,我看他的精神还有点不大正常哩!”

    “嗯。”李宗仁应了一声,并未反驳,却不露声色地问道,“粤军打下了广西,为何还要撤走呢?眼下有这种迹象么?”

    刘震寰呷了一口酒,附耳对李宗仁说道:“德邻老弟,这点你就没我知道的清楚了。广西已基本平定,孙中山大总统决定兴师北伐,问鼎中原,到时入桂粤军不要被抽去参加北伐吗?”

    李宗仁心里豁然一亮,点了点头,对这个情况,他还不知道呢。于是又问道:

    “孙大总统的北伐马上就会开始么?”

    刘震寰道:“快了,据说孙大总统已由广州到了梧州,过不了几天或许还会来南宁,说服陈总司令带粤军参加北伐。”

    “啊?”李宗仁眨了眨眼睛,忙问道,“孙大总统要北伐,下一纸命令不就行了吗?为何还要亲自御驾前来说服陈总司令?难道……”

    刘震寰三杯酒下肚之后,话就更多起来了,见李宗仁问起,便卖弄地说道:

    “德邻老弟,你有所不知,长期以来,孙大总统与陈总司令皆有龃龉。远的就说那民国初年的北伐和‘二次革命’,他们就曾政见不一,发生矛盾。近的么,这次粤军由福建回粤驱逐粤督莫荣新,打下广州之后,陈总司令竟然不欢迎孙大总统回粤主持一切,据说后来还是粤军第二军军长许崇智等人发去电报,恳请孙大总统回来的。孙大总统回粤重开国会,组织中华民国政府,被选举为非常大总统,陈总司令又反对孙大总统就职。据说,这次关于出兵北伐之事,孙、陈二人,主张相左,势同水火。”

    刘震寰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停下来喝了口酒。李宗仁听得十分认真,趁刘震寰喝酒之机,忙问道:

    “孙、陈二人之主张有何不同?”

    “嗨,你不知道,粤军入桂,打倒了陆、谭,陈总司令为彻底消灭桂军残部,乃溯江西上,驻节南宁,志在从事改革两广政治,然后缓图发展。但此时北方直系曹锟、吴佩孚和奉系张作霖正酝酿大战,据说奉张曾向孙大总统求援以夹击直军。孙大总统则认为北洋军阀中直系势力最强,应先行消灭之,便答应了张作霖的请求,决定出兵北伐,打倒曹、吴,这便是孙、陈矛盾的所在。现时孙大总统已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