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回 寡不敌众 “小诸葛”巧施空城计 老本蚀光 沈鸿英藏躲姑婆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黄绍竑乘坐他的大鹏战舰由梧州赶到南宁时,得知李宗仁已将唐继尧的代表文逸俊武装押送出境,急得他直奔督署办公室,一见李宗仁便大声埋怨道:

    “德公,你闯下大祸了!”

    李宗仁笑了笑,也不说话,只是回身给黄绍竑倒了一杯茶,说道:

    “祸是我个人闯下的,一切后果由我来承担。季宽,事已至此,你看怎么办吧!如果你认为非要向唐继尧屈膝求和的话,我可以辞职的啊!”

    黄绍竑摆着手,说道:“罢罢罢,莫讲那么多了,横下心来,准备打吧!”

    白崇禧见黄绍竑决心打仗,一颗悬着的心这才踏实下来,忙说道:

    “时机紧迫,唐继尧三路大军行将开拔,如等唐军入桂我们再采取行动,势必要两面受敌,丧失主动,招致覆灭。因此,在唐军入桂前,必须首先采取果断而迅速的行动,将沈鸿英消灭,使唐继尧失去内应,然后,我们掉过头来再打唐继尧。”

    李宗仁沉重地点头道:“好是好,但这样非常冒险,因为不但唐继尧,就是沈鸿英的力量也比我们大啊!”

    黄绍竑本是个喜欢冒险之人,一听李宗仁如此说,便大声说道:“怕什么!沈老总的底我有数,他手下只有邓佑文能打两下子,其余的带兵官不是他的儿子便是叔伯兄弟侄子内亲,不堪一击。德公想保险也好,我和健生马上回梧州准备,再向李任潮借点兵。”

    李宗仁道:“好,我把南宁的事情安排一下,就去桂平,在那里等你们。”

    黄绍竑站起来拉上白崇禧便走,李宗仁忙道:“季宽,你们吃了饭再走不好吗?”

    黄绍竑道:“军情如火,刻不容缓!”

    李宗仁便也不再阻拦,送到督署门口,便与黄、白二人告别。李宗仁回到办公室,即打电话把伍廷飏找来,吩咐道:

    “我与季宽、健生将去桂平指挥对沈鸿英的决战,南宁防务,决定交给你的纵队。如果我们和沈鸿英的大战尚未结束,而唐军已入桂的话,绝不可死守南宁,在唐军逼近省城时你可将部队撤往四塘一带待机。”

    伍廷飏答了声:“是!”

    李宗仁又道:“唐继尧见我驱逐了他的使者,必会提前入桂,目下我们尚无力量阻止他,因此,你可请南宁地方及省里商会领袖出面,发电劝阻唐继尧,声言广西地方贫瘠,近年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乞望唐公暂缓入桂东下云云,用民众之舆论与唐继尧周旋敷衍。”

    李宗仁吩咐完毕,伍廷飏辞去,回去布置守城去了。这时李宗仁便命令参谋人员收拾行装,备下船只,第二天,便由南宁码头登船,直开桂平而去。到得桂平,第一军参谋长黄旭初迎接,与李宗仁一同到军司令部住下。李宗仁到司令部刚坐下,喝过一杯西山香茶后,黄旭初便站起来,对李宗仁道:

    “德公想去视察一下部队吗?”

    李宗仁到桂平来,正是要准备和沈鸿英打仗的,对部队的情况至为关切,黄旭初一说,他便马上答道:

    “好,我们去看看吧。”

    黄旭初陪着李宗仁,视察了各连、各营的情况,只见刺刀磨得雪亮,枪支擦拭得干净,弹药已按战时配备,大炮架在炮座上,拉炮的骡马已套好缰绳,重机枪支在三脚架上,长长的弹链挂满子弹,弹链的一头卡好在枪膛中。军官们在给士兵讲授作战要领,营房内外,一片战时紧张气氛,只要一声令下,部队便可投入战斗。李宗仁见了,心中暗喜,忙问黄旭初道:

    “黄季宽、白健生来过桂平?”

    黄旭初摇摇头,李宗仁又问:“你已经知道我们要打沈鸿英了?”

    黄旭初又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呀!”

    李宗仁感到很诧异,又问道:“既不知道,部队为何已作好临战姿态?”

    黄旭初答道:“带兵就是随时要准备打仗的呀,孙子云:‘以虞待不虞者胜。’德公命我驻守桂平,加紧练兵,不就是准备一朝用兵吗?”

    李宗仁听了大喜,连连说道:“好好好!”

    其实,黄旭初头天从李宗仁的电报中已知他要来桂平的目的,部队的备战,他也是昨天才开始下达命令的,因他平日练兵有方,一声令下,部队便能进入临战姿态。他是一向不愿在主官面前显露自己有先见之明的本事的,而是处处使人感到他的一切行动皆是按主官之令行事,主官的意志,便是他的意志。由于他作风严谨,内心聪敏,又善工心计,因此甚得李宗仁的赏识。

    李宗仁见部队已做好准备,便在桂平等候黄绍竑和白崇禧到来。三天后,黄、白乘大鹏战舰赶到,李宗仁和黄旭初把他们接到司令部。由于时机紧迫,又是一路奔波,黄绍竑累得两眼布满血丝,那腮上的大胡须,似乎又长了几分。刚坐下,黄绍竑便道:

    “梧州方面部队正在做准备,我和健生到了肇庆和李任潮会晤,他答应将陈济棠旅调来支援我们打沈鸿英,又请准广州大本营再派在粤滇军范石生率他的第二军,前来广西帮助我们打唐继尧。”

    李宗仁听了,这才略略放了心,因为陈济棠旅在粤军中是善战部队,陈本人与黄绍竑又曾在广州东亚酒店共过患难,定会全力支持对沈作战。范石生在驻粤滇军中也是一支主力,在东江跟随孙中山大元帅东征陈炯明时,曾在大花桥和梅花村两处大败陈军,深得孙大元帅嘉许,孙大元帅曾亲书“功在国家”四字和军刀一柄相赠。且范石生又与唐继尧有杀父之仇,范与唐势不两立,今派范石生率军相助拒唐,范必死战。

    “关于此次对沈作战方略,我与任潮及健生已拟定,因军情紧迫,只等德公首肯,我与健生便即东返指挥作战。”

    黄绍竑说着,便令白崇禧将作战地图取出,他指着地图说道:“此次作战以摧毁沈鸿英老巢为第一要务。沈的老巢在贺县、八步一带,那里有大规模的修械厂和炼锡厂,沈军精锐,皆由沈鸿英之子沈荣光统率驻守该地。据侦察报告,贺县、八步沈军有南下夺取梧州的动向。因此,我们此次用兵,当以梧州为轴心,调夏威纵队归陈济棠指挥,以全力攻贺县、八步,直捣沈军老巢;白健生则指挥俞作柏、蔡振云、陆超、吕焕炎、钟祖培等纵队和郭凤岗的独立团,集中江口,自蒙江、平南向蒙山北上,攻击平乐、荔浦,进窥桂林。至于桂平一带,只留少许兵力驻守即可。”

    黄绍竑一口气把作战计划说完,便卷起作战地图,似乎要立即出发的样子。李宗仁沉思了一下,望着白崇禧问道:

    “健生,你有何高见?”

    白崇禧摇了摇头,淡淡一笑,并不说话。李宗仁又回过头来问黄旭初有何意见,黄旭初也是摇了摇头,不发一言。

    两位参谋长都不说话,按理,他们都似乎同意黄绍竑的这个作战计划了,但李宗仁心中却感到很不踏实,他点上一支烟,吸了几口,便在室内踱起步来,黄绍竑却频频地看着腕上的手表,急于要走。踱了几圈之后,李宗仁站定,突然说道:

    “我不赞成这个作战计划!”

    黄绍竑心里一愣,正在捋着胡须的右手一下将胡须紧紧抓住不放,那两只因辛劳过度而充血的眼睛,这下变得更加红了,红得像两块燃烧着的木炭。白崇禧也几天没休息好,太阳穴正在突突地跳着,听李宗仁这么一说,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因为这个作战计划是黄绍竑提出来的,又得到了李济深的同意,白崇禧虽然提出过不同看法,但遭黄绍竑否定了。因此来到桂平,白崇禧心里矛盾重重,他一怕李宗仁草草同意这个计划,又怕李宗仁提出反对意见和黄绍竑发生冲突,影响整个对沈作战。只有黄旭初似乎觉察不出其中的利害关系,只顾埋头在削着一支标图的红蓝铅笔。

    “沈鸿英的那位‘智多星’军师邓瑞征不是傻瓜!”李宗仁说道,“因此沈氏此次用兵绝不在夺取梧州,因为梧州虽好东下广州,但沈氏目下实力不足以再次入粤,况且唐继尧又要东下就职,他是无力与唐军争锋的,即使沈鸿英夺得梧州,因东有李任潮,西有我们对他的威胁,梧州也是守不住的。我认为沈鸿英这次必以主力出武宣县下桂平,腰斩我军,然后各个击破,所谓南下梧州,只是一种佯动,牵制和迷惑我军。因此,我军作战当以大河中游为轴心,重点不能放在贺县、八步!”

    黄绍竑一听,急得当即跳了起来,说道:“德公,当日我袭取梧州,为的是有个落脚点,今天我守梧州绝不是为了谋我个人的地盘和出路。而此作战计划,又是李任潮、白健生与我一起拟定的,且师行在途,陈济棠旅已调动,若重行部署,殊非易事!”

    李宗仁听出黄绍竑是误以为他以桂平为轴心乃是保自己的地盘,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但看黄绍竑那急躁的情绪,知如果再作辩论反会加深他的误解,于事无益,想了想便说道:

    “好吧,就照你们的计划打吧!”

    说罢他望了望白崇禧,问道:“健生还有话要说吗?”

    白崇禧脸上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苦笑,只把头摇了摇。

    李宗仁以深切期望的眼神看着黄旭初,问道:

    “旭初,你呢?”

    黄旭初当即明白了李宗仁的意图,他马上站了起来,说道:“我想暂时和健生换一换位置,跟季公到梧州去协助指挥。”

    黄绍竑因白崇禧对作战计划曾持有不同的意见,便很欢迎黄旭初跟他到梧州去,说道:

    “德公,就让健生在你这里照应全局吧!”

    李宗仁听了,心里顿时一亮,忙点头道:

    “好吧!”

    黄绍竑见一切俱已谈妥,便拉着黄旭初,急急上了大鹏战舰,顺流东下梧州去了。白崇禧见了,叫苦不迭,对着李宗仁叹道:

    “德公,怕等不到打唐继尧,你就要回桂林当小学体操教员去啰!”

    “此话怎讲?”李宗仁平静地问道。

    “黄季宽那个作战计划搞错了!沈鸿英必以全力出武宣,截断大河,使我首尾难顾,然后将我各个击破。你既然说对了,为何不坚持呢?眼睁睁地放二黄而去,不出三天便败亡立见!”白崇禧愤然说道。

    李宗仁笑道:“人称你是‘小诸葛’果然不错,但你既先我发现黄季宽这个作战计划错了,为何不早说服他,改弦更张呢?”

    白崇禧叹道:“黄季宽这个人,他的优点和他的缺点恐怕是半斤对八两,他认定的事,谁也难说服他的!这个作战计划,他是在船上就提出来了的,我不同意。我们一直在船上辩论,后来到了李任潮那里,李任潮却同意了,这下他就更听不进我的意见了。我作为他的参谋长,怎好否定他的意见呢?只好缄口不说,想到桂平之后,由德公来纠正他的这个错误,可德公明明看出其错,却又让他执行去了,岂不错上加错吗?”

    李宗仁仍笑道:“健生,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季宽自信力很强,加上连日奔波操劳,心里很是烦躁,不可能平心静气地和我对战局做冷静分析,我多说了必定引起辩论,季宽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愈

    辩论则其主观性愈强,如此反伤了和气,况且在这个计划上反复论辩,迟迟不决,岂不浪费宝贵的时间,使我错失良机?”

    白崇禧仍不以为然地说道:“德公乃军中主帅,季宽副之,你为何不用否决权强行制止他那个错误计划的实施呢?”

    李宗仁摇头道:“不可!我虽身为全军主帅,但万不能简单地用命令压服我的副手。况且这个计划又是季宽和任潮还有你三人一致决定的,究系多数的意见,我未便以一己之见便轻易否决。”

    白崇禧叹道:“你纵使说出一千条理来也晚了!”

    李宗仁笑道:“旭初既然和季宽去了,必定能晓以利害说服季宽的,况季宽也是悟性过人,一旦认识过错,改正起来比谁都要快的。我看明天早晨季宽便会有电报到来。事不宜迟,你马上以大河上游为轴心拟定新的对沈作战计划吧!”

    白崇禧将信将疑,只得按李宗仁的吩咐拟定了新的作战计划:以贺县、平乐、柳州三处为第一期作战目标,分三路御敌。第一路由粤军旅长陈济棠指挥所部及夏威纵队,进攻贺县;第二路由俞作柏指挥自己的纵队及蔡振云所部向平乐进攻;第三路由白崇禧任前敌指挥官指挥钟祖培、陆超、吕焕炎和郭凤岗独立团进据武宣县城,然后与驻迁江的李石愚纵队会攻柳州。

    白崇禧所拟作战计划,深得李宗仁的嘉许。李宗仁即命令参谋将作战计划誊写,俟黄绍竑的电报一到,即以电报发出,没有电台的地方,即派人骑马或乘船紧急送达。

    入夜之后,李宗仁和白崇禧都守在电台旁边,夜里十一点多钟,便收到黄绍竑自大鹏战舰上发来的一份长长的电报。黄电称上午所言作战计划有误,据分析沈鸿英必以主力出武宣截断大河交通,使我首尾难顾,然后将我各个击破,为此亟需调整作战计划云云,黄绍竑要求调整的作战计划,竟与白崇禧所拟新的作战计划如出一辙。李宗仁仰头哈哈大笑道: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黄绍竑在电文末还说道:“此次错误实系我一人主观臆断造成,战后当向德公负荆请罪。”

    白崇禧激动地说道:“德公,你和季宽都是帅才啊!”

    李宗仁当即签署命令,交电台发出,并令通讯参谋着人骑马乘船将命令限时送达各部队指挥官。

    由于临时改变了作战部署,各路部队到预定地点集结还需要时间,为了摸清敌情,以便迅速而准确地指挥部队作战,白崇禧决定率领参谋人员及数十名卫士并一连步兵,连夜乘轮沿柳江而上到武宣县城建立前敌指挥所。李宗仁不放心地说道:

    “兵力太少,恐怕碰上大队沈军南下,遭遇起来要吃亏的,何不再等一天率主力而上?”

    白崇禧道:“沈军不一定来得这么快,即使碰上了也不要紧,德公不是随后就到么,我们先到一天对战局有好处。”

    白崇禧即带着参谋人员和二百余名士兵,夤夜乘坐两艘小火轮,沿柳河而上前往武宣城去了。第二日中午时分,船到武宣县城。这武宣城紧靠柳河,周围是山,颇荒僻,四周城墙尚完整。这里驻有李宗仁所部游击统领朱为珍的百余人小部队,朱部系收编地方武装和绿林好汉编成的,装备和战斗力都甚差。白崇禧到达,立即部署警戒,并带着参谋人员出城外高坡上用望远镜观察地形,搜索敌情。

    白崇禧刚一举起望远镜,便暗自大吃一惊,只见前边约五百公尺处的山坡上出现一片黑压压的步兵,正向武宣城急速奔来。再看左边和右边,也都发现大批人马。白崇禧见了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暗道沈军来得竟如此之快,据判断,三处敌军总数约在万人。白崇禧连忙下令卫队放列三挺重机枪,准备战斗。重机枪刚刚架好,只见数百名沈军骑兵飞驰而来。白崇禧急令开火,但刚扫射一轮,那些骑兵马队竟不顾死活地直冲过来,后边的步兵也蜂拥而至。白崇禧一看情况险恶,忙下令向城内撤退,三挺重机枪,竟有一挺连脚架都来不及撤走。白崇禧到底左腿胯骨曾受过伤,跑不快,后边的沈军马队已冲到身后,他的那十几名贴身卫士,由两名搀扶着他,其余用手提机枪猛烈开火掩护。沈军马队向来剽悍,虽被白的卫队射杀十几匹马,但仍拼死冲来,中有一名骑黑马,高举指挥刀的少将军官,一边策马追来,一边高声大叫着:

    “白健生,看你往哪里跑!”

    白崇禧听得声音有几分熟,忙回头一看,追来的竟是他的保定军校同学——沈军师长邓佑文!白崇禧情知不妙,只得拼命往城内跑。他的那十名卫士抵抗不及,全被沈军马刀砍死,那马队已将白崇禧围住。恰好这时武宣城内又冲出几十人,混战一场,才把白崇禧抢入城内。沈军师长邓佑文率领百骑,直抵武宣城下,他坐在那匹黑漆漆的战马上,对着城楼上大叫:

    “守城军士听着,我请你们的白参谋长说话!”

    不久,白崇禧果然出现在城楼口上,他已换了白色西装,结着紫色条花领带,慢摇着一把没骨花卉的白色折扇,显得从容不迫,风度翩翩。他身后站着十几名持手提机枪的卫士,卫士们见沈军骑兵离城下如此之近,便要举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