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回 长沙阅兵 顾和尚鼓吹唐生智 金兰结义 蒋介石拜把李宗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列专车奔驰在粤汉线上。夏夜迷蒙,蛙声如鼓,一弯细细的上弦月,若隐若现地斜挂在天际。几星灯火,几簇茅舍,走马灯似的闪过。铁路两边,刚收割过的稻田里,尚浸着一层薄薄的田水,朦胧中,像许多块粗糙的毛玻璃。

    这是一列高级专车,列车的前部和尾部均有武装警戒的士兵,列车中部,挂着几节带有高级包厢的卧车。时近午夜,乘客们已经睡去,车厢里灯火黯然,只有一间包厢里却依然亮着昏黄的灯光,两名北伐军高级将领正靠窗对坐,侃侃而谈。车窗左边那位壮实敦厚的便是第七军军长李宗仁,右边这位潇洒干练的则是北伐军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原来,自唐生智附义允就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之职后,第四军和第七军相继入湘作战。第四军先头部队为叶挺独立团,该团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入湘以来,威震敌胆,攻攸县,战渌水,克醴陵,势如破竹。第七军亦是一支劲旅,先期入湘的钟祖培旅在洪罗庙会同唐生智部将敌军攻势阻遏,旋即强渡蒸水,将敌攻击部队一举击溃。然后四、七、八军在前敌总指挥唐生智指挥下,向渌水、涟水之敌军防线发起进攻,北伐军突破敌军防线后,直逼长沙。敌军失掉醴陵、湘潭,长沙已无法据守,遂纷纷后撤。北伐军于七月十一日占领长沙。不久,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六各军也相继抵达湘赣边境。第四、七、八军则推进至汨罗河南岸,与敌军相峙。此时,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率领总司令部幕僚由广州抵达衡阳,随行的有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总军事顾问加仑等人。前敌总指挥唐生智闻蒋总司令已抵衡阳,即偕第七军军长李宗仁由长沙到衡阳迎迓。因汨罗河一线军事紧张,唐生智拜晤蒋总司令后,即返长沙坐镇,李宗仁则陪同蒋总司令及诸幕僚一行同乘小轮继续北上,在株洲换乘火车,向长沙进发。

    “健生,你给蒋总司令当了一个多月的参谋长啦,感觉如何?”李宗仁点上支香烟,吸了一口,颇为关切地向白崇禧问道。

    “难,难哪!”白崇禧不住地摇着头,“我在这参谋长的位置上,简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啊?”李宗仁颇感诧异地问道,“以你之才干,难道还干不了老蒋的参谋长?”

    白崇禧苦笑了一下,说道:“过去我给德公当参谋长,凡事认为应当做的,我都可以当机立断,放手做去,所以工作效率高,事情也容易做得好。”

    李宗仁听了心中暗喜,忙又问道:“老蒋的参谋长就那样难当吗?”

    “难,难哪!”白崇禧又不住地摇着头,说道,“蒋总司令统率下的各军,情况相当复杂,总司令原任第一军军长,他视第一军为嫡出,其余各军则为庶子。补给方面之差异,尤为明显。此次进军湖南,第一军的刘峙师,士兵每人可领到两双草鞋,其余各军的士兵,则一双也领不到,仅此一例,便可知军中待遇之不公,而凡属此种发放草鞋之类的区区小事,蒋总司令也要事必躬亲。德公,你说我这个参谋长岂不是成了人家的摆设物了么!”

    “嗯。”李宗仁同情地点了点头,他看着白崇禧一脸愤懑之色,不好再说什么了。

    “还有更怪的事情哩。”白崇禧由于心中愤懑,不吐不快,接着问李宗仁道,“德公,如果你的部下有人侵吞士兵饷项,该作何处置呢?”

    李宗仁毫不犹豫地说道:“这还要问吗,查明立即惩办!”

    “可蒋总司令还慰勉有嘉呢!”白崇禧冷笑道。

    “啊?”李宗仁瞪着眼睛问道,“竟有这等事?”

    “一点不假,这都是我亲眼所见,否则说起来是实在难以置信的。”白崇禧愤慨地说道,“有一日我正在蒋总司令的办公室议事,忽有第一军中的一位黄埔军校出身的营长来报告,该营发不出军饷。我听了好生纳闷,第一军的军饷每月皆是足额发放,谁也不敢拖欠和克扣的。只听蒋总司令喝问道:‘你营为何发不出军饷?’那营长立正答道:‘报告校长,小人一时失于检点,把全营本月军饷赌输了,特来向校长请罪!’我一听气得立即命令将这营长扣下,交军法处查明后重办。不想蒋总司令却哼了哼,脸上显出和悦之色,对那营长训诫道:‘你身为革命军官,侵吞军饷,参与赌博,罪该重办,但我念你尚能诚实认罪,将免于处罚。如下次再犯,定严惩不贷!’说罢随即取笔写了个手令,扔给那营长命令道:‘拿上我的手令,到军需处领钱回去发饷吧!’那营长拿着手令,立正敬礼,说道:‘校长恩典,没齿不忘!’说完连看都不看我这个参谋长一眼,扭头便走了。德公,你说我这个参谋长当起来心里是什么滋味呢?”

    “嗯。”李宗仁深沉地点了点头,说道,“看来,老蒋是要以黄埔军校和第一军作为他的本钱,千方百计笼络人心,培植自己的势力。我们不是他的嫡系,将

    来……”

    一说到将来,白崇禧一下激动起来了,这位“小诸葛”,生逢乱世,才智超群而又野心勃勃,目今之华夏,其战乱程度,有如春秋战国,汉末三分,正是他施展才智的大好时机,他自信、自负而又自恃,因此一听李宗仁说到“将来”二字,他便现出孔明面目,说出那早已酿在心头的十二字方针来:

    “乘时而动,逼蒋下台,取而代之。”

    “健生!”李宗仁一把紧紧抓住白崇禧的双手,机警地侧耳听了听隔壁蒋介石的包厢里有无动静。整个列车,除了车轮发出的沉重吼叫声之外,四下寂然,李宗仁觉得自己和白崇禧那颗心都在激动地跳荡着,那声音似乎要超出那不断吼叫、不断震撼大地的车轮声。李宗仁待心中略为平静一些后,才继续说道:

    “我军占领醴陵、长沙之后,湖南之敌大部退守平江,利用汨罗江作屏障,构筑坚固工事,组成汨罗江防线。吴佩孚令宋大霖部及海军守汨罗为正面,董国政、陆沄部守平江为左翼,余荫森部守长乐街、王都庆部守沣州为右翼。摆在汨罗江防线上的守敌约为三万人,并以平江为支撑点,用重兵防守。湘省之战局,尚不容乐观。我北伐军第一、二、三、六军已抵达湘赣边境,闻说国民政府和总司令部有先图赣浙之意,不知此说确否?”

    “确有其说。”白崇禧点头道。

    “老蒋意下如何?”李宗仁问道。

    “江浙乃天下富庶之地,自辛亥以来,老蒋都在那一带活动,他有很大的潜在势力,当然早想抓在手上。此外,孙总理建立民国时,曾定都南京,国民党内很多人亦想先图赣浙,控制沪杭,再次定都南京,以遂总理之遗愿。还有一点,就是唐孟潇乃是半路出家加入革命的,不仅蒋总司令,便是国民党内的大员们亦对他放心不下。如先图两湖,他们担心唐孟潇尾大不掉,难以驾驭,不如让他与吴佩孚对峙,作消耗战。北伐大军先行入赣,平定东南之后,再图两湖,将唐孟潇和吴佩孚一锅端了。”

    李宗仁听了不由暗吃一惊,心想他当初让唐生智当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官倒是让对了,如果由自己来当,无论当好当坏都将成为众矢之的。他深感这年头做人不容易,必得处处留心才是。停了一会,他才说道:

    “健生,你对此又有何看法呢?”

    “德公!”白崇禧看了李宗仁一眼,随手拿过自己面前那只茶杯,摆在北面,说道,“这是我们的敌人吴佩孚,他拥兵二十万,占据湖南、湖北、河南和陕西东部、河北南部,并控制京汉铁路。他的地盘和兵力都比我们大一倍以上。”白崇禧又拿过李宗仁那只茶杯,摆在东南面,说道:“这是孙传芳,他也有二十万人马,占据着江西、浙江、福建、江苏、安徽等省。他的地盘和兵力也都比我们大一倍以上。”白崇禧接着把李宗仁那包三炮台香烟摆在西南面,说道:“这是唐继尧,他在云南正盯着我们两广后方,一旦时机对他有利,他将再次出兵东下,进攻广西。”

    李宗仁一时猛省,用拳头在小桌上擂了一拳,说道:

    “现在的形势很像我们在统一广西之前所面临的形势。”

    “对!”白崇禧点头道,“吴佩孚便是当日之陆荣廷,孙传芳便是当日的沈鸿英,唐继尧还扮演他的旧角色。吴佩孚与孙传芳之关系,也正像当时陆、沈之关系,他们之间既有矛盾又可能联合对付我们。因此,从军事观点上看,先图两湖乃是上策。如此时由湘省入赣,我们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不仅犯了分兵之忌,还促使吴、孙联合向我进攻。唐继尧亦必乘机窥粤,于此,我们将陷于三面作战的困境。”

    “对!”李宗仁觉得白崇禧之所言乃正是他之所虑。

    “为今之计,只有倾全力由湘攻鄂,直取武汉,对赣省暂取守势。待武汉到手之后,即可师洪、杨之壮举,顺流东下,直下南京,再回头收拾孙传芳,则可囊括东南半壁。然后兵分两路,由京汉路和津浦路同时以重兵北伐,西联冯(玉祥)、阎(锡山)攻夺幽燕,扫荡奉张,一统华夏。”白崇禧纸上谈兵,意气风发,大有气吞山河之志、虎踞华夏之心。

    “此策虽善,然目下已不是我等联沈倒陆之时矣!”李宗仁深为惋惜地说道,“不知蒋总司令和苏俄军事顾问对战局有何想法?”

    白崇禧道:“苏俄军事总顾问加仑将军亦有先鄂后赣之想法。蒋总司令则尚在犹豫之中,准备抵达长沙之后,召开军长以上高级将领出席的军事会议,讨论北伐军占领长沙、醴陵之后的战略问题,到时德公可与唐孟潇力陈先鄂后赣之意见。”

    李宗仁点了点头。此时,列车已经减速,缓缓驶入长沙车站。白崇禧看了看腕上的表,时针正指到八月十二日凌晨一点钟。火车刚刚停住,月台上立即响起雄壮的军乐。身材高大,留着一撮傲慢的八字胡子的北伐军前敌总指挥、第八军军长唐生智亲率仪仗前来欢迎。总司令部设于长沙前藩台衙门。下车稍事休息后,蒋总司令即在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北伐第二期作战的战略计划。

    经过一天的反复讨论,会议终于做出仍以两湖为主战场的决定,以夺取武汉,消灭吴佩孚为北伐第二期作战的目标。在攻下武汉之前,对江西暂取守势,令第三军军长朱培德率第二、三两军在攸县、醴陵集结,监视江西之敌。第四、七、八军仍由唐生智任总指挥,进攻武汉城。令新附义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军的黔军由湘西北上,封锁长江上游,以保护第四、七、八军的侧翼。令第六军和第一军刘峙师为总预备队,策应攻夺武汉。会议圆满结束,各军将领登程出发,各回防区部署军事去了。

    总司令蒋介石在散会后,留住李宗仁和唐生智问道:

    “李军长、唐军长,你们两个军现驻长沙有多少部队?”

    李宗仁和唐生智对视了一下,不知蒋介石这话是什么意思,李宗仁答道:

    “敝军现驻长沙的部队共有两旅四团,约七千人。”

    “敝军驻长沙部队为两师四旅共八个团,约一万五千人。”唐生智答道。

    “很好,很好。”蒋介石那瘦削严肃的脸上,现出亲切的微笑,“这个,我决定明天检阅你们的部队,你们回去好好准备吧!”

    李宗仁和唐生智见蒋总司令要检阅他们的部队,忙立正敬礼,答了声“是”,便回去做准备去了。

    第二天是个晴朗的日子,早晨阳光灿烂,万里无云。长沙东门外大校场上,旌旗鲜明,队伍严整,国民革命军第七、八两军驻长沙部队两万二千余人列队准备接受总司令蒋介石的检阅。李宗仁与唐

    生智坐在马上,从两军队前缓缓走过。两军官兵皆属战胜之师,但是七军部队士兵个头矮小,服装破烂,不堪入目,又无专门的仪仗,与身高个大,服装整齐,队前列着手持璀璨的洋号、洋鼓等仪仗的八军相比,更显几分寒酸萧瑟。唐生智在马上看了,很有些过意不去,对李宗仁道:

    “德邻兄,你的部队应该改善一下才是。”

    李宗仁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广西连年战乱,本来地瘠民贫,目下更为艰难。我们加入国民革命,率先出师北伐,可是国民政府却不发我七军粮饷,我们是自备糇粮,为北伐效力的呀,目下,只管得了肚子,还顾不上门面啊!”

    唐生智因李宗仁出兵帮助他取得了湖南地盘,又不顾程潜和谭延闿等人的反对,推让他当了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对李宗仁怀有感激之意,现在听李宗仁如此说,认为正是酬谢对方的时候了,便说道:

    “目下湘境克复的地区有几个收入颇丰的税局,请德邻兄从七军中推荐数人去担任局长如何?”

    李宗仁当然明白唐生智的意图,推荐几个自己的人去当税局局长,不仅可以乘机分肥,以饱私囊,便是部下也可大捞一把。但是,李宗仁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的目标,绝不是荐几个人去当税局局长,以饱一时之私囊。尽管他个人身为军长,却仍能与士兵共甘苦,且能严明纪律,部队刚打出广西,便四处抓钱,大捞一把,这成何体统,如此下去,部队还能打仗吗?他自己宁可穷一点,部队宁可苦一点,也不能让自己和自己的部下去分肥,以懈军中之斗志。他对唐生智道:

    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兼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官唐生智

    “孟潇兄,你的盛情我和七军的弟兄们领了。至于说到荐人去当税局局长之事,我们革命军人,是不应该有这种念头的,况且,我七军里的人才已感奇缺,哪里还能荐人出去当局长呢!”

    “啊,德邻兄真不愧是一位坚定的革命军人,兄弟敬佩,敬佩!”

    唐生智嘴上虽如此说,但心中却感到困惑,俗话说:“哪个螺蛳不吃泥?”这年头,谁不想升官发财呢?除非他是个疯子!可眼前这个打起仗来有如猛虎的广西佬李宗仁,绝不是个疯子,他一身粗布军装,如果摘下领上的将军衔,你准以为他是个卫弁、士兵或者一介排长,他平素轻装简从,外出连马也不轻易骑。据第八军的党代表刘文岛说,有次他在长沙街上从轿子里看到李宗仁和几个桂军士兵在街上走着,忙下轿向李宗仁敬礼问候,他这一举动,惊得街上许多市民前来围观,他们实在想不到,这个看上去与士兵差不多的人,竟是赫赫有名的第七军李军长,一时竟成为长沙市民们街谈巷议的新闻。桂军是最先入湘作战的,以李宗仁的地位和战功,他本可以出任北伐军前敌总指挥甚至成为湖南省的主人,但他却坚辞不就,宁可屈居当时身为师长的唐生智之下。现在,唐生智出于内心的感激,请李宗仁从第七军中荐几个人去当税局局长,他又婉言谢绝,李宗仁难道真的是一心革命,不为升官发财么?唐生智用手捋了捋那两撇八字须,在心里揣摸着这个勇猛而又为人谦和的广西佬李宗仁的心机。这时,副官骑马来报,蒋总司令一行骑马即将到达东校场。唐生智立即把那散漫的思绪收拢,招呼李宗仁一声,策马到大门口迎候。

    总司令蒋介石一身戎装,戴着雪白的手套,脚上着长统马靴,骑在一匹高大的枣红马上,威仪庄重,颇具大将风度,跟随其身后的是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苏联军事总顾问加仑和战地委员会主任陈公博。当蒋总司令一行乘马进入检阅场时,场内顿时军乐大作,总司令坐的那匹枣红马,双耳立即耸了耸,把头一偏,仿佛身上什么地方被炙了一下似的。当蒋介石一行到达临时搭起的阅兵台下时,唐生智、李宗仁策马而来,分别报告各军参加检阅人数,蒋介石把戴着白手套的手一挥,命令道:

    蒋介石骑马阅兵

    “开始!”

    李宗仁、唐生智紧随蒋介石身后,按从右到左的序列,先七军后八军,开始检阅。第七军官兵虽然衣履残破不整,但精神抖擞,士气十分旺盛,蒋介石看了倒还满意,他在马上频频举手答礼,显得从容而肃穆,充分显示了总司令的威仪。受阅的第七军官兵虽是第一次瞻仰他们总司令的风采,但却烙下了深刻的印象。军长李宗仁虽然与蒋介石已打过多次交道,对蒋怀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戒备心理,但此时见身为总司令的蒋介石在阅兵场上所表现出的这种统帅风度,不禁心中暗怀敬畏之情。因为蒋介石的姿态不是故作威严,装出一副威风凛凛的总司令的模样给人看的,而是他那特定的统帅气质的自然显露,作为一个军人,在他面前,你只能表示听命和服从。而你听命于他,绝不完全是因为他是你的总司令,而是因为他是蒋介石,是蒋介石这个特殊的人!

    第七军检阅宪完毕,蒋介石开始检阅第八军。第八军队伍的前头排列着一队整齐壮观的军乐队,各种西洋乐器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金光,乐手们整齐雄壮的吹奏,使人有振聋发聩之感。蒋介石乘坐的那匹枣红马,也许还从未享受过此种殊荣,它在军乐队面前不耐烦地扭动着头,烦躁地摇着脖上的鬃毛,四蹄踯躅,十分不安。骑在马背上的蒋介石只顾检阅部队,却并不顾及自己坐骑的反常表现。倒是跟在身后的李宗仁看到了这些微妙的动作。李宗仁善骑,对各种乘马的特性也多有了解,他见蒋介石的乘马表现出不大听调度的样子,便知这马未经严格训练,不仅上阵不行,便是这阅兵场上大轰大响的军乐也使它受不了。但此时正在检阅之中,他既不能上去提醒蒋总司令注意自己的坐骑,又不能中途给总司令换马,只好听之任之。但他又不知蒋总司令的骑术如何,他想,身为总司令,能统驭千军万马,难道连自己的一匹坐骑也驾驭不住么?不知怎的,他倒想欣赏一下蒋总司令的骑术了。李宗仁正在胡乱地想着,此时蒋介石已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