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打造精英团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鼓励员工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允许员工在变革创新中犯错误,培育团队建设互相支持,坦诚合作的良好关系。

    笔者认为大力发展和创建学习型团队、互补型团队、智慧型团队、虚拟型团队,不断地反思自身过往表现,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善于总结提高,就能少走弯路、减少失误,使我们的团队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优秀的服务和做出卓越的贡献。

    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马祖光教授高瞻远瞩,敏锐地预见到激光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国家首批激光专业。在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性成果,现已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实验室;他淡泊名利、甘当人梯,培养出了包括“长江学者”在内的一大批中青年拔尖人才;他一生奉献,不求索取,把作为“863”领域专家顾问所得的4000元津贴当作奖金发给大家,出国留学期间他把节省下来的1万多马克全部上交国家,把应邀出席国际会议作特邀报告,大会发给他的钱他给实验室买了设备。马老师作为一名卓越的领军人物的靠自身的人格魅力,靠自己的对事业、对同事、对学生的感情投入,吸引、留住了一批人才,创建了一支一流的团队。

    为了实现国际化经营,我们必须敢于面对严峻的现实和未来的挑战,从实战要求出发,创建富有战斗力的高效团队,把领导力、组织力、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贯穿在整个业绩改善策略的活动过程中,以满足企业不断变革创新和成长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作为跨国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务必明确团队的奋斗方向和战略意图,制定确实的经营策略和战术计划,阐述各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成果,界定各个团队成员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和权限,根据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完成期限赋予相应的权力,同时、也要求员工敢于承担责任,此外、我们更要重视每个团队在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针对各级团队建立不同的经营目标和评价体系,合理高效配置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效能,为集团总体战略目标的达成做出应有贡献。当然,每个团队最重要还是从宏观、整体层面来思考企业的大局观、发展观、战略观。

    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经过六年半时间研制并成功发射的“试验卫星一号”是我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微小卫星。通过该项目形成了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曹喜滨教授为带头人的“小卫星”团队,该团队集中了飞行器设计、动力学与控制、人机环境、通信与电子工程等多个相关学科的青年骨干协同攻关。研究内容涉及了航天领域重大基础理论、新技术、系统集成、工程研制和飞行演示等航天飞行器各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企业变革创新和战略目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的全面理解、大力支持和强力执行,在变革创新、改善提升的过程中,企业对制定的政策措施,要走把握理解、支持和执行三个环节,只有让团队成员明确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理解公司的变革举措和经营策略,增强他们的信念,满足他们的参与感,就能广开言路、献计献策,获得团队成员的积极支持,组织才有保障,政策才可落实,计划才能有效,执行才会到位,改善才见成效,业绩才可倍增。例如:ge公司为了落实和推动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构建了ge强大的战略实施和支持体系,共分三个步骤,第一是ge32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年要集中4天时间研讨和制定公司战略规划纲要;第二是428名战略经理每年应集中用2周时间完成全部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第三是全公司1万多名各级经理人员每年都要接受战略规划的训练。各级管理人员培训学习、交流互动的过程,有利于团队通过此项活动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思路,辨明方向,执行有力,加快步伐,实现目标。

    从公司层面来说,要重视和抓好大团队的建设,大团队的组建、锤烁和提升可以带动各事业本部的团队成长、壮大和完善,进而推动各事业部、所属企业之团队的形成和成熟,最终构建企业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团队组织网络管理平台。

    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们要打造的精英团队是融学习型团队、智慧型团队、高效型团队、项目型团队、创新型团队、互补型团队、国际化团队、虚拟型团队于一体,以保持旺盛的变革激情,激发团队的战斗力、执行力,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高速成长,真正走向国际化市场的大舞台。

    结语:

    针对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跨国团队的建设愈加显得重要,由此我们进行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也是打开国际门户的重要策略。例如,tcl集团在对外兼并重组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国内军团”和“多国军团”的磨合,更加值得大家的深思。例如:我们在越南投资建厂、兼并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与法国汤姆逊重组合作等全球化的战略布局中,如果以企业文化为突破口就难以行得通,更不能公司的本土企业文化去征服市场。而是,因地制宜,注重分析和结合各国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但是在国内我们必须让加盟公司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惟有如此,才能真正的打造企业的精英团队。

    参考文献:

    1、姜汝祥差距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

    2、袁和平团队管理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9;

    3、英斯蒂夫•史密斯创造变革上海世纪出版社2003。1

    4、英斯蒂夫•史密斯打造团队上海世纪出版社2003。1;

    5、英迈克尔•科伦索团队业绩改善策略上海世纪出版社2003。1;

    6、哈尔滨工业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优秀创新团队教育部2005。12

    7、德弗洛蒙德•马里克如何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6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