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种情形越来越恶化,到万历四十二年,首辅叶向高奏称:六部尚书中,现在只剩下一部有尚书了,全国的巡抚、巡按御史、各府州县的知事已缺了一半以上。
他的奏章写得十分激昂,说现在已经中外离心,京城里怨声载道,大祸已在眼前,皇上还自以为不见臣子是神明妙用,恐怕自古以来的圣帝明王都没有这样妙法吧。
[8]神宗抽饱了鸦片,已经火气全无。
这样的奏章,如果落在开国的太祖、成祖、末代的思宗手里,叶向高非杀头不可。
但神宗只要有钱可括,给大臣讥讽几句、甚至骂上一顿,都无所谓。
万历年间的众大臣说得上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有人上奏,说皇上这样搞法,势必民穷财尽,天下大乱;[9]有人说陛下是放了笼中的虎豹豺狼去吞食百姓;[10]有人说一旦百姓造反,陛下就算满屋子都是金银珠宝,又有谁来给你看守?[11]有的指责说,皇上欺骗百姓,不免类似桀纣昏君;[12]有的直指他任用肆无忌惮之人,去干没有天理王法之事;[13]有的责备他说话毫无信用。
[14]臣子居然胆敢这样公然上奏痛骂皇帝,不是一两个不怕死的忠臣骂,而是大家都骂,那也是空前绝后、令人难以想像的事。
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神宗对这些批评全不理睬。
正史上的记载,往往说“疏入,上怒,留中不报”
。
留中,就是不批覆。
或许他懒得连罚人也不想罚了,因为罚人也总得下一道圣旨才行。
但直到他死,拚命搜括的作风丝毫不改。
同时为了对满清用兵,又一再增加田赋。
皇帝搜括所得都存于私人库房(内库),政府的公家库房(外库)却总是不够钱,结果是内库太实,外库太虚。
[15]
在这样穷凶极恶的压榨下,百姓的生活当然是痛苦达于极点。
神宗除了专心搜括之外,对其他政务始终是绝对的置之度外。
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御史翟凤翀的奏章中说:皇上不见廷臣,已有二十五年了。
[1]EdwardGibbon:TheDeclineandFalloftheRomanEmpire,TheHeritagePress,NewYork.
[2]这是后世论者的共同意见。
《明史·神宗本纪》:“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赵翼《廿二史札记·万历中矿税之害》:“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云。”
清高宗题明长陵神功圣德碑:“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宗之荒唐,及天启时阉宦之专横,大臣志在禄位金钱,百官专务钻营阿谀。
及思宗即位,逆阉虽诛,而天下之势,已如河决不可复塞,鱼烂不可复收矣。
而又苛察太甚,人怀自免之心。
小民疾苦而无告,故相聚为盗,闯贼乘之,而明社遂屋。
呜呼!
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惧哉?”
[3]十六世纪后期来到中国游历的欧洲人,如G.Pereira,G.daGruz,M.deRada等人著书盛赞中国。
他们拿中国的道路、城市、土地、卫生、贫民生活等和欧洲比较,认为中国好得多。
见A.P.Newton,ed.,TravelandTravellersoftheMiddleAges;C.R.Boxer,SouthChinainthe16thCentury等书。
直到一七九八年,马尔塞斯在《人口论·第一篇》中还说中国是全世界最富庶的国家。
万历年间来到中国的天主教教士利马窦等人更盛赞中国的文治制度,认为举世无出其右。
参阅L.J.Gallagher,S.J.tr.,ChinaintheSixteenthCentury.
[4]WolframEberhard:AHistoryofChina,p.249.
[5]朱东润《张居正大传》:“从明太祖到神宗这一个血脉里,充满偏执和高傲……到了神宗,又在这高傲的血液里,增加新的成分。
回到大唐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生活,什么花露水蒸馏酒这些都是小玩意,当电力来到大唐一切会发生什么改...
穿越前她厌倦了自己被上天厚爱的绝世容颜。于是上天如她的愿,穿越异世后容貌普通资质平庸。有个容颜绝世天纵之姿的弟弟,还有随时对她冷嘲热讽的绝世大能魂魄。还有个对她爱理不理的灵兽。唉,安静种田,‘艰苦’奋斗吧。...
贾亦韬,一个年轻有为的历史学者,对于明史极有研究,因缘际会之下,在生与死的挣扎之中,成为了崇祯皇帝。作为一个明史专家,尤其是明末时期,贾亦韬有着极深的研究,他相信,由他当皇帝,无需过多的辛劳,不需像崇祯皇帝那样日夜忙于勤政,更不需要过着艰苦的日子,凭着自己的历史知识,只需将历史上的人物放到合适的位置,当一个甩手掌柜...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代屌丝穿越异界,同样的红楼,不一样的梦。...
美女我所欲,名利我所求。若想美女名利两全,只需银针一根,便可手到擒来...
地球进入灵气复苏时代,人类开启异能觉醒!江南开局觉醒最强地摊系统,大力药水?解毒小黄豆?幸运樱桃?供不应求!世界顶级神豪首富美女校花人气主播高冷女神巅峰强者纷纷前来求购。江南我对钱亿点都不感兴趣!我只想坑额,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