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五千石粮食看似不多,然而对入不敷出的将军府而言不亚于一笔巨款!
众人心里都担忧不已,生怕财政出现状况难以为继,唯独朱子明觉得稀松平常,如果五百户人家养不活一个乡长,那才是真的悲哀。
“……关于保甲乡三级基层制度一事就定下啦,稍后刘先生理出一份章程来,最后大家在讨论一下,确定没问题便颁布施行。”
“相应的各级官员也需选拔出来,下到乡里一定是要能干实事的,如果只是想着去乡里混日子镀金,大可没那必要!”
“最后本将军再强调一点,乡长不可在本乡出任,必须转到外乡任职,另外乡长职级九品,属于文官范畴,可以平调可以升迁……”
“好了,暂时就讲这些了,诸位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朱子明最后拍板盖棺定论,众人见此不复多言,顺利通过了将军府的第二号政令,保甲乡基层行政制度。
之所以强调乡长也可以升官,升入县衙做主簿或者升半级进入县城街坊之中做坊长,而不是把人上升通道堵死,其中道理十分简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唯有保证内部上升通道通畅,一个团队才是健康的团队。
把最底层人员上升通道堵死,极容易导致下层人员不作为或者摆烂。
反正无论怎么干也得不到赏识和晋升,那么为何不选择快乐的躺平呢?
人的本性之中本来就具有惰性,需要用制度加以限制,如果利用制度催生或者加大人性之中的惰性,那么这样的一套制度绝对算不上什么好制度。
建立保甲乡制度,将基层牢牢的掌握在征南将军府手中,掌握在自个手中,也是朱子明一直以来的想法。
如今政策基本讨论通过,就等着下令正式施行。
朱子明也相信此项政策一旦发布,绝对会令将军府治下的读书人拍手称快,毕竟这么做对读书人有大利,不是吗?
一个县多增设二三十名乡长职位,哪怕只是九品芝麻官,可大小也是个官不是?
官位增多了,大家当官的概率相应的就会增大,作为一名读书人又有什么理由不拥戴呢?
蒙元朝廷建朝至今已有八十载,期间对读书人真谈不上优待,且不提九儒十丐这个人尽皆知的说法,每三年一次的科举制度选拔的汉族精英也少的可怜。
一次科举考中进士者往往不到百人,有时候甚至只有五六十人。
相比较庞大的读书人团体,五六十人的录取数量简直少的可怜,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故而能够考中进士者,无一例外都属于同辈中的佼佼者,天才神童往往形容的正是他们。
但在成就各种神童天才之余,一个偌大的帝国每三年只选出五六十名进士帮忙治理国家,你不觉得其中问题很大吗?
后世一个县每年都不止招收五六十人,更别提一个偌大帝国,五六十人放进去,就如同泥牛入海,浪花都看不到一朵。
由此观之,不难看出蒙元治理国家的方式到底有多粗犷多狂野。
如此粗放式的管理注定不契合农业社会精细化的要求,是故中原农耕文明对元廷统治才会表现得极度的不友好。
……(未完待续)
一剑破苍天,一眼穷山河,一念风云起,一手逆天河。天地为局,苍生为子,当风起时,我与世界对弈。读者请加qq群340432003,从今天起,日更6000加,做不到我就打自己的脸。...
当代,所有人都以为中国功夫只能强身健体。却根本不知道世间武功分真武与假武,只是坐井观天罢了。当唐田面临各路高手挑衅之时,嗤笑道不过是一群习武之人而真武之人,亦称宗师。他走的,正是这世间唯一能成仙的路没错,你们都练了假的武术。...
王岩,英文名阎王,偶然练成六神通,能自由穿越于各大洲大洋,古往今来,于是从卖包子起家,去古代欧洲寻宝,去未来获取科技信息,创建了若干人们意想不到遍布世界的商业帝国,分封给各个子孙...
一睁眼回到六零年,上一世是孤儿的明暖这一世拥有了父母家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他,青梅竹马,咋这么腹黑呢!...
穿越到了婚轿上,还没来得及搞清楚情况就被刺杀了。再睁眼皇上,这是最新一批秀女,您请过目。...
穿越成山庄的大小姐,爹爹疼娘亲爱的多好?可干嘛要给她来个赐婚啊?赐婚也就罢了,那个什么什么王爷的根本就不喜欢她!呜呜臭王爷,你不喜欢我我还不喜欢你呢?休书拿来,姐滚蛋,只是,才出王府,身边这么就多了这么多的美男呢?她改选哪个私奔呢?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