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阳翟来的朋友?”
荀贞与荀彧见面不多,对他的朋友并不了解,但想来能与荀彧交上朋友的总非寻常之士,再加上这是荀彧头次邀请他,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当即欢喜应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文若乃我族中英才,你的的朋友定然也是出类拔萃之人,既然他想见我,断无不见之理。
……,请前边带路罢。”
走了两步,又有点奇怪,问道,“不知尊友是谁?为何想要见我?”
荀彧温文尔雅,微笑说道:“四兄见了就知道了。”
顿了顿,略微放慢脚步,回过头,又道,“四兄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知以四兄的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荀贞莫名其妙,呆了一呆,说道,“文若为何突出此言?这是《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咱们幼年读书时,不都已经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么?”
荀彧解释道:“是这样的。
……,刚才四兄未来前,我正与我的那个朋友辩论此句之意。”
“……。”
荀贞越发不懂他的意思了,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话之意,蒙童亦知,有何值得辩论的地方呢?”
“四兄以为此话何意?”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么?”
荀贞答完,反问道,“难道不是这个意思么?文若以为此话该当何解?”
“我也是这样理解的。”
荀彧也是这样理解的,但他却与“他阳翟来的那个朋友”
辩论此句的意思,也就是说,“他阳翟来的那个朋友”
不是这样理解的。
荀贞颇有兴趣地问道:“然则如此说,就是你的朋友不这样理解了?……,他认为该作何解?”
“他认为应该与前一句和后一句联系在一起理解。”
“怎么说?”
“前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句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句联在一起,意思就是:‘我的学说,要是被时人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
退一步说,如果没有被时人采用,可是有很多朋友赞同,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
再退一步说,即使没有被时人采用,朋友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么’?
荀贞从前世到现在,从求学读书至今,从没听过这种解释,他楞了会儿,说道:“‘学而时习之’,将‘学’理解成‘学说’,将‘时’理解成‘时代’,将‘习’理解成采用。
……,似也有道理,能自圆其说,成一解释。”
他琢磨了片刻,又说道:“如此一来,这三句就不是分裂的,而是连贯一气的了。
……,并且这三句话是《论语》开篇之第一段,按此理解,竟是在点名《论语》一书的主旨了,‘我的学说如被时人接受,我将很高兴;如不被时人接受,我也不怨恨’,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夫子也正是这样的人啊!”
他一门心思思忖,在进了后院的时候,没有注意到院中的树木,险些被枝杈将“冠”
勾掉,惊醒回来,扶正了冠帽,拉住荀彧的衣袖,又问了一遍:“文若,你这个朋友是谁?”
这个“新的解释”
令人耳目一新,绝非死读书的人能够想到的,非得思维与众不同者,也就是“不走寻常路”
我是行人,专门为别人配冥婚,可是阴差阳错把女鬼娶到我家里来了,开始她千般虐我,后来百依百顺,有时候,女鬼比女人更温柔。...
男女授受不亲,你睡在我的房间干嘛?八年前我就说过,这一辈子我赖上你了。你确定要赖上我啊?我什么都不会做的啊!没事,拖地做饭洗衣洗碗我都会,暖床我也会哦!...
杨光,一个善于在逆境中自我突破的少年,在残酷的现实之下,走上了一条无尽的屠杀之路佛挡杀佛,魔挡屠魔!他就是为了证明强大狠辣而诞生的存在!七杀绝命横空现,月雅浪星龙夕远。枪心刀器毒幻暗,不屠天下不归山。...
姜钰在紫宸宫的床上醒来的时候,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是她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她从皇帝的小妈,变成了皇帝的小妾!从深宫里无人问津的年轻太妃,变成了皇宫里集君王宠爱于一身的倾城贵妃,这滋味那叫一个酸爽只是仿佛,这个贵妃是皇帝立起来给她这副身体同在深宫里的姐姐做挡箭牌的?...
方天仇被人陷害而入狱,六年后,他携滔天之势重回都市,却发现女儿被妻子遗弃,流落街头,而妻子却要嫁给当年陷害自己之人大漠孤舟...
以神医之术救人,以茅山符法除妖魔,以无穷魅力招引美女无数!看一疤面冷俊少年,如何以神奇之技玩转都市,肆意人生!六岁起深山八载学艺,出师门军场四年教官生涯,遁入都市纵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