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康熙发话了,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欲言又止,有人抬着头好像不想发表意见——这是正常现象,皇帝还没表达之前,这些官场老油条一个个都选择沉默,毕竟谁也拿不准康熙心中是什么想法,都怕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不过,有那么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是不会在乎康熙心里想什么的,说错话也无所谓,只要大胆把自己心中想法提出来就行,至于皇帝会不会采纳,那就不关他们的事儿了。
以张廷玉为首,他踏前一步,不卑不亢道:“万岁爷,臣以为救灾一事需三思而后行,我大清南方粮仓省份,这几年也是连续遭受汛情,农田不知被淹没多少,各省粮仓就没有满仓的年份,国库情况和各省份也没差别。
这朝鲜国王开口就向万岁爷要粮十万石米,怕是把河南、直隶、山西、山东这几个省份掏空,都拿不出来。
而且,这要去的粮食,他们也没说什么时候归还。
依臣之见,此事就此作罢。”
这位老臣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们自己国家粮食储备都不够,哪里有余粮做好人送给别的国家?如果真的要给,也只能是借出,借出必须有归还。
而且十万石米是别想的,十万石米还不得十几万石谷子才能打出来?就算砍一半,恐怕也要掏空北方至少两个省份的粮仓。
所以,皇帝你自己看着办吧。
当然了,十万石米对大清来说其实是小意思,国库里现在就有不止这么一点,各省单单只漕运只需要十几条船,就能凑出这些粮食。
只是张廷玉个人不想如此便宜了朝鲜王国。
一番话说完,朝鲜王国使团是一个个盯着张廷玉,恨不得喝他的血、吃他的肉。
半数大臣都松了口气,要无偿拿十万石白米给其他国家赈灾?就算不是他们家的粮食,也会心肝脾肺肾通通疼上十天半个月。
胤禩就差没有鼓掌大喊‘老张啊,你说的真好’,心里不知道有多乐。
就这件事的看法,八爷是和张廷玉站在同一阵线的。
借粮可以,送粮面谈。
但胤禩多少也知道康熙的性格,这个人吧,太要面子,宁愿活受罪也不能丢了面子,尤其是在小弟面前。
但听完张廷玉的话,皇帝也开始思索起来。
朝堂上沉默了有一炷香,康熙才开口:“张廷玉,为朕拟旨吧。”
就有小太监端上笔墨纸砚,张鸿绪也急忙开始研墨,张廷玉缓缓走到龙椅旁的小桌边,提起毛笔等着康熙口谕。
“遣户部郎中往天津,节流河南漕运两万石米面等,以商船运出大沽口,至山东登州加运一万石米,拔运至朝鲜平壤,再送往汉城协助赈灾。”
这道圣旨直接给朝鲜王国送了三万石粮食,而且是舂好的精米,真值得其他人夸一句慷慨大方了。
至少欧洲那些国家,就算是兄弟国家之间,都不会在对方危难时伸出援手,没趁你病发兵打你就不错啦。
末了,康熙还给了张廷玉一个眼神,这辅佐皇帝几十年的老臣立刻心知肚明,对朝鲜使团开口:
“诸位可以放心回去告诉你们国王,我大清对此时绝不会坐视不管,但我泱泱天朝不比你们小国小家,有几万万百姓需要朝廷养活,如果三万石米还不够赈灾的,随时可以开口借粮。”
这老臣把‘借’字加了重音,生怕朝鲜使团的这几人耳聋,浑然不在意对方目光中的怒火。
胤禩看到那几人表现,心里说不出有多少厌恶。
别人肯借粮给你,脸上还一副不情不愿,好像对方欠了百八十万两银子的表情?说句白眼狼都是高看了这群人,简直狼心狗肺、牲口或许都比他们更懂得感恩。
真想让韵袖坊的人,将朝鲜使团直接在归途中宰掉。
这是最混乱的时代,也是最纯粹的时代。大海上的秩序还没有确定,伟大的航路上依然是一片混沌,年轻的小伙罗杰和他的小伙伴们开始了这一场注定伟大的冒险!改罗杰出海年龄,略微调整时间线...
狗血一大杯,王一重生鸟重生就重生吧,为毛穿在婆婆不疼丈夫不爱小妾算计的赛迎春身上?迎春就迎春吧,为毛刚穿来就被扫地出门成了弃妇?弃妇就弃妇吧,为毛还附赠一大一小俩包子?王一竖起中指,贼老天,算你狠!还好咱有空间能种田,弃妇照样撑起半边天且看堂堂现代独立女,如何绝地大翻身,亲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
转生开局就是亲王世子,俗称小王爷大康国朝安稳,四海清平,商业发达,皇帝大伯又是出了名的宽厚待人我以为我已经站在了人生的巅峰,可以一直飞,一直爽,不断飞,不断爽结果现实却和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世间最残忍的一幕,就这么展现在了我的面前我本想当一条与世无争的快乐咸鱼,可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让我如愿呢?已完本万订精品...
一觉醒来,江白发现桌子上摆着一个熟悉的东西。十万粉丝成就奖牌!于是在破站横着走的江白决定把它拆了(单女主,UP主,求收藏求票子求投资!)...
苏暮梵!你这个兔崽子!第一次见面,他便看到她气势汹汹揪着弟弟耳朵离开的场景,这个158的小小身影闯入了他的视线,暴跳如雷追着弟弟满场跑的样子,让他忍俊不禁。第二次见面,她没有认出他,面对陌生人礼貌又柔声细语的回答,仿佛和之前的样子判若两人,却让他对她愈发感兴趣。苏暮晨不知道,从那188之后的人生都将和这个体育生...
刘峰穿越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请看他如何利用他的绝世武功和预测能力,杀鬼子,成为一个让日本人闻风丧胆抗日英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