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六十四岁高龄的张九龄,被奸臣李林甫排挤出京而贬谪到荆州,他也延续了屈原的香草美人传统。
他从遥远的岭南走到长安的繁华中心,从二十五岁进士及第到五十五岁官拜宰相,用了整整三十年。
可三十年尘与土,抵抗不了李林甫的口蜜腹剑和安禄山的狼子野心,只能眼看着盛唐衰落下去。
一代纯臣贤相,也逃不过与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相同命运,到头来只能用家乡最常见的桂花表明心志。
当然,与之一起的还有空谷幽兰,这春兰葳蕤、秋桂皎洁,盛开在各自最美好的时节里,如此生机盎然,又如此清雅高洁。
尤其是那份由内而外的清香,山中隐士也情不自禁地心生爱慕之情,想折一段幽香,来欣赏愉悦。
可张九龄却将笔触一转,道出天下读书人的心声,“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草木芬芳是本性使然,而诗人洁身自好、忠君爱国,也是本心所在,根本不是为了闻达诸侯、谋取高名。
此时的张九龄被贬荆州已经不被赏识重用,但依然选择坚持高洁品性,并表明这是本性使然,大有屈原“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的高情远致。
这种君子品格,正如元代杨维祯所言,“桂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不以无信而改德易行也。”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李白笔下的桂花树,不只有张九龄的清雅高洁,还带着一份坚韧耿介,与建功立业的渴望。
张九龄饱受诽谤,从人生巅峰中跌落下来,坚持不以无人而不芳,是高洁清风。
而李白渴求安社稷、济苍生,但不屑以趋炎附势的不当途径获取,也是洁身自好。
李白为了表明心志,将自己比喻成南山之桂,而将那些走捷径的官僚子弟比喻成寻常桃李。
这些桃李皆出自金张门第,金、张两姓曾在汉宣帝时期煊赫一时,后世就以此代表世代权贵。
李白这首诗是为干谒而作,却不忘抨击这种仅靠世袭或趋炎附势就步入仕途的不公平现象,不失为一种耿介。
王维当初被贬济州时也曾抨击过:翩翩繁华子,多出金张门。
幸有先人业,早蒙明主恩。
李白与王维皆不屑与这些官僚子弟同流合污,不只因为他们品行高洁,还在于他们坚韧不拔,并有真才实学。
那些桃李“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经不起寒霜考验。
而桂花树岁寒不凋,绿叶葳蕤,自垂芳根。
李白深信自己有如此美好品质,才在结尾呼吁伯乐,“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愿枕上诗书闲处好,满身明月桂花香,清欢且在暮暮与朝朝。
十八岁那年,父母的坟被刨了之后,我才明白自幼将我抚养长大的三叔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三生羁绊,一世牵连。我说往后余生,请多指教!她说滚!你是我今生渡不过的劫,在彼岸守候三载浮生未歇!...
快,快!在西南部某座城市的街道上,一小队士兵正紧张的进行着疏散工作,然而作为背景音的枪炮声乃至嘶吼声却让他们的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两个毫不相识的陌生人因为孩子必需拼凑出一个家庭。他们的婚姻,因一个意外出生的孩子而起。他心有所属,她...
独家首发,领先24小时更新当年,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挚爱的女孩,被情敌逼迫得跳楼自杀,如今,他携带无敌世间的力量归来...
这桩婚姻于她而言,不过是逃离族亲的工具,只因挡了别人的道,被人陷害,清白难辨,不得不以死明志。醒来后,从二奶奶变成了七小姐臻璇,是拼命复仇?还是走自己的路...
毁她容貌废她手脚杀她父母弄哑她的弟弟霸占她的家产前世那些人将世间所有的狠毒在她面前演绎到了极致。重活一世,她一定要让所有的仇人血债血偿!他是帝国男神,遇到她之前,冷肃强大不近女色遇到她之后,365天24小时,随时随地,他把这辈子仅有的温柔都给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