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回 挥师南路 俞作柏兵围高州府 侈谈革命 汪精卫屈驾梧州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却说廖仲恺遇刺身死后,李济深接电报由南宁匆匆赶回广州,蒋介石和汪精卫已经控制了局势。胡汉民由于受到廖案的牵连,被迫出国考察。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则被蒋介石派黄埔学生包围于东山公馆,旋被勒令下野,交出兵权,被送往上海“休养”去了。逐走胡、许,蒋介石在广州军政界的地位便扶摇直上,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而此时正盘踞东江的陈炯明,眼看广州发生“内乱”,心中不觉大喜,遂尽起东江之兵,令林虎为右路经龙川沿东江而下,向河源—博罗—增城推进;李易标为中路从河婆出发,经惠州、石龙与林虎会攻广州;洪兆麟为左路,从海丰出发,经淡水直插虎门。三路大军,兵临城下,妄图一举攻入广州,推翻国民政府。

    南路方面,与陈炯明同属一营垒的八属联军总指挥邓本殷,则电令师长苏廷有率部进攻江门,与陈炯明的三路大军遥相呼应,欲会师广州。一时间,广东上空战云密布,烽烟四起,广州国民政府处于两面夹攻之中。可是,那蒋介石也非等闲之辈,在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他出任东征军总指挥,率领以黄埔军校学生军为主力的东征军,迎击陈炯明的猖狂进攻,揭开了第二次东征的序幕。南路方面,由李济深任总指挥,率陈铭枢、蔡廷锴、张发奎等迎战苏廷有。广西方面,因李宗仁等早与李济深达成了共同进攻南路之敌的协议,遂令俞作柏为指挥官,率广西部队由玉林经陆川、北流,切入广东化县,然后直取高州,将南路叛军腰击为两段,然后分头歼灭之。

    俞作柏虽与李宗仁、白崇禧不睦,但却英勇善战,且有谋略,部下又有几位得力的战将,特别是他的表弟、现任团长的李明瑞,更是一员能征惯战的虎将,此外尚有他的胞弟俞作豫营长及钟毅、冯璜等几位营长,都很能打仗。因此,俞作柏在统一广西的各次征战中,皆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李、黄、白的众多战将中,若论战功,当首推俞作柏。此次与广东方面合击南路之敌,因为国民政府任命李济深为南路总指挥,李、黄、白三人皆不亲自出马,只命俞作柏率广西部队入粤作战,以胡宗铎率一部由上思方向进入钦州、防城,拊敌之背。

    俞作柏奉命后,自然乐意出征,因为这是在广西重新统一后,桂军第一次出省作战,他准备以摧枯拉朽之势,直取高州,击灭敌军,让两广方面对他刮目相看,以便提高自己的地位。他虽身为军人,但对政治也颇为敏感。他知道李、黄、白等已决定站到广东国民政府的旗帜下,两广行将统一,而广东此次东征、南讨之战,胜负如何将决定着广东国民政府的命运和广西尔后的发展,战局之关系极为重大。俞作柏部原在左江一带驻扎,奉命后即以急行军赶往玉林。此时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天气酷热难耐,俞部官兵,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其苦不堪言。那些老兵油子们边走边骂:

    “打了几年仗,还打不够,又他妈的去打广东南路,当官的真黑良心,也不体恤我们当兵的!”

    “广东南路又不犯我们广西,为何要去打他呢?真他妈的怪事——天太热,我的两腿都快出火了!”

    “走不动了,哎哟,弟兄们,都躺下歇歇吧,管他妈的打南路还是打北路!”

    在秋热的蒸腾之下,士兵们骂骂咧咧的,三三两两找着大树下的荫凉处,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倒下纳凉。指挥官俞作柏骑在一匹高大的白马上,被猛烈的秋日晒得满头大汗,心头像揣着一盆火,他见部队稀稀拉拉的,全不像紧急备战的样子,皱着眉头,那两条粗黑的眉毛拧得紧紧的,一双大眼像要冒出火来。照过去的脾气,他肯定又要挥起马鞭,去揍那些躺下的士兵,大声叱喝着,强行驱赶他们跑路。但是,经过几年的征战,他那火爆的性子经受了战火的磨炼,对部下官兵倒颇能体恤了,上下之间感情也渐为融洽,部下对他也由过去的畏惧而变为敬畏了。俞作柏的这点长进,也许是由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是他和一切将领一样,视部队为自己的本钱,对自己的本钱当然要爱护;二是他与李、白之间有隙,而且似乎黄绍竑对他也心怀叵测,对于李、黄、白三人,俞作柏表面上尊他们为上官,实则内心不服也不满,他永远也不会甘心居于他们之下,但实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潜心培植自己的势力,来日再论高下。

    “报告指挥官,士兵们不肯赶路,行军速度锐减,重办他几个,杀一而儆百,不怕他们不走!”

    第四团团长黄超武骑马赶来报告,由于天气酷热,加上怒火,他那脸红得像关公一般。俞作柏却摇摇头,随即跳下马来,将缰绳丢给身旁的卫士,说道:

    “不,黄团长,请你命令号兵吹号,全军就地休息,你与李团长明瑞,将部队带到前边那片松树林里,我要训话。”

    黄团长估计俞作柏赞同他的意见,待部队集合时,便将几名行军拖沓故意掉队的士兵在队前就地枪决,从而起到杀一儆百的威慑作用,以便能加快行军速度,他忙向俞作柏敬了个礼,随即答声:“是。”便策马执行命令去了。过了约莫二十分钟,第三团团长李明瑞和第四团团长黄超武及纵队直属部队四千余人,已在那片松林里集合完毕,听候指挥官俞作柏训话。松树林里,清风徐徐,逸散着淡淡的松脂的清香,这些在烈日炙烤之下的官兵们,一进入这凉爽的境地,顿感心脾舒畅。不过,消息灵通的官兵们,早已从黄团长那里闻知,俞指挥官准备在训话后重办几名行军不力的士兵,杀一儆百,以振军心士气。因此他们一进入这松树林中,神色顿时紧张起来,生怕被点名出列,丢掉脑袋。因此虽然松树林里比外边凉爽,他们身上的汗水却没少流。

    “张得标。”俞作柏果然点名了,而且喊的正是黄超武团那个发牢骚鼓动大家躺下纳凉的老兵。

    “有!”那个爱发牢骚的张得标战战兢兢地出列,连头也不敢抬,心想这回八成是没命了。队中几千名官兵,都屏息静气,只待听那“砰”的一声枪响,杀了张得标之后听俞作柏训话。

    “你这‘飞毛腿’,今日行军为何落伍?”俞作柏问道,那口气却并不严厉。

    “报告长官,不是我敢违抗军令,实在是天热走不动,喝一口水下去,还没到肚里,便都作汗冒出来了……再说,我们在广西打了几年,够吃力的了,为什么不可以休息一下,又要去打广东南路?”张得标也许认为自己反正活不成了,临死前也要再发一顿牢骚,好死得个痛快。他说完之后,却并没听到有人喊“拉下去”或是“就地正法,以昭儆戒”之类行刑前常喊的话,只听指挥官平静地说道:

    “归队去吧!”

    张得标这才抬起头来,惶恐地看了俞作柏一眼,忙敬个礼,一个向后转回到队列中去了。那些提心吊胆的官兵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弟兄们,我们为什么要去打广东南路呢?”俞作柏开始训话了,“陈炯明率领叛军,从东江向广州进攻,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军队,全力应付正感难支的时候,南路军阀邓本殷、申葆藩又率数万叛军配合陈逆部队的攻势,正向高要、江门等地区进犯,企图截断西江下游交通,会师广州,推翻国民政府,情况异常紧急。我们广西已加入了国民政府,因此,我们出发南路,扫荡邓、申军阀,乃是义不容辞之责任。”

    俞作柏寥寥数语,便将这次奉命出师南路的任务和重要性讲得相当明白,官兵们听了,颇受鼓舞。

    “军情如火,天气如火,弟兄们十分辛苦,连一向出名的‘飞毛腿’都跑不动了!本指挥官决定,今日就此宿营,炊事兵立即埋锅造饭,给弟兄们煮些稀粥喝。卫生队设法弄些白茅根、雷公根之类煮成凉茶,以消暑解渴。”

    俞作柏的训话,像一股清风,吹得官兵们心头凉飕飕的。全军立即分散,选择凉爽地势,就地宿营安歇,避开了酷热的午后。到晚上九点来钟,官兵们已经睡足喝饱,俞作柏一声令下,全军趁夜色凉爽,急起行军,一直走到次日上午十点来钟,行程一百四十余里,却并无一人掉队。待到中午天热难耐时,全军又开入傍水依林的凉爽地带宿营。如此行军,甚是神速,不数日便进入广东化县境内。敌军见桂军来势甚猛,忙占领合江圩进行抵抗。第三团团长李明瑞亲率所部第二、三营向敌冲击,将敌一击而溃,桂军攻入合江圩。合江乃是化县之屏障,合江既失,县城不守,李明瑞团即占领了化县县城。桂军初战告捷,士气旺盛,俞作柏即出告示安民,严令所部不得妄取百姓财物,给养皆使用银毫,不得强买。由于桂军运输多用驮马装备,因此行李辎重不用临时雇拉挑夫。南路民众久受匪军的滋扰压迫,今见桂军纪律良好,无不表示热烈欢迎和合作。

    化县既克,俞作柏挥师急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击高州城。敌将陈起凤急令团长陈起龙率所部千余人到城西北高地占领阵地,以拒桂军攻城。俞作柏军前锋乃是李明瑞的第三团,李团长虎将之称名不虚传,他年方二十九岁,胖胖的圆脸,身材壮实,腰上扎根宽皮带,小腿上打着人字裹腿,英气勃勃,浑身透着一股虎劲。他走在第一营的前头,率领所部如疾风骤雨般直扑高州城。刚抵城西北的那座高地下,便响起了一阵阵枪声,敌军已在高地上占领阵地,开枪阻击李明瑞团前进。李明瑞举起望远镜观察了一阵,只见山坡上临时掘了些土壕,敌兵蹲在土壕中胡乱向下打枪,阵地前沿,并未设置鹿砦、拒马、铁丝网等障碍。李明瑞仔细听了听,敌人发射的子弹“砰——啾”从头顶上很高的地方掠过,他判断敌军装备低劣,子弹大部分是翻装的,火力不强,且射击技术亦很拙劣。他忙将俞作豫、冯璜、钟毅三位营长找来,随即下达了进攻命令:

    “第一、第二营正面展开,呈散兵队形攻击前进,第三营为预备队。”他又对俞作豫和冯璜命令道,“要节省弹药,没有命令,不准开枪!”

    “是!”

    俞作豫和冯璜答道,随即回去指挥部队攻山去了。李明瑞带着副官、卫士、通讯传令兵及号兵十数人,和攻击部队一道出发。山上敌兵见桂军来势凶猛,又喊又叫纷纷开枪射击。桂军以散兵队形作一线推进,并不开枪还击,只是沉着地往上前进。敌军见了吓得发懵,不知这是什么战术,他们为了壮胆,又胡乱地叫喊着,砰砰叭叭开枪乱射,偶有受伤的桂军士兵,即由人抬下去,全军仍不开枪还击,只是一股劲地上。抵达半山腰,已进入敌火死角。李明瑞命令全部号兵,一齐吹响冲锋号,桂军大喊一声:“杀!”号声、杀声,震得地动山摇,有如千军万马而来,不可阻遏,桂军士兵全部挺起刺刀,向山头猛勇冲击。敌军不曾见过这般阵势,吓得掉头便跑。桂军未发一弹,便攻占了高州城西北的高地,敌军则向高州城鼠窜而去。桂军衔尾穷追,一位排长率领十余名士兵,竟跟着敌军之后冲入高州城内,可惜后续部队尚在百余米外,敌军已将城门关闭,那排长和十余名桂军士兵寡不敌众,全部战死城内。李明瑞闻报,愤恨不已,但亦无可奈何。因高州系南路一重镇,前清时代为高州府,城池依山傍河,险固异常,桂军无重炮,又无炸药,敌军闭城固守,桂军只得望城兴叹。

    指挥官俞作柏随后来到城下,将高州城四面观察了一番,知不可强攻,便传令将高州城四

    周围困起来,并立即动手构筑工事,以防城内守敌反击。因桂军行动神速,已兵临高州城下,而粤军第一路陈铭枢部现在何处,尚不得而知。俞作柏即派人去与粤军联络,待查明敌我在南路战场上的态势后,再行决定攻城行动。黄昏后,忽接探报,敌师长苏廷有在进攻江门中,于单水口被粤军陈铭枢部击败,已退到距高州城约三十里的石鼓村,准备与高州守军陈起凤部夹击桂军,以解高州之围。俞作柏听了,直把那双大眼眨了十几下,高州城池险固,易守难攻,如苏廷有与陈起凤内外夹攻,桂军处境便相当危险。他把眼睛睁得老大,决定先发制人,派出精锐将苏廷有击溃,然后再图高州城。他匆匆赶到李明瑞的团部,却不见李明瑞,李的卫士报告:

    “团长饮酒醉了,已经睡去。”

    “快去把他唤醒!”俞作柏命令道。

    不一会儿,卫士跑来报告道:“团长已醉得不省人事,无论怎么叫唤,也无法唤醒。”

    “啊!”俞作柏一怔,忙走进里边房间去,只听鼾声如雷,满屋酒气,李明瑞躺在床上,睡得呼呼作响。俞作柏过去摇着李明瑞,唤道,“裕生(李明瑞字裕生),裕生,快起,快起……”

    俞作柏摇来唤去,李明瑞仍是鼾声不绝,酣睡之中,便是落下一颗炸弹来也不会把他惊醒的。李明瑞个性豪放,但却并不酗酒,特别是在行军作战中,卫士虽总为他备着酒,但也不过是在仗打得苦的时候喝几口,或是打了胜仗的时候饮几杯,平时极少见他喝得烂醉的。因为在高州城下损兵折将,死了一排长和十余名士兵,而又差那么百十米远的距离被敌人闭城拒之门外,因而进不了高州城,现在又屯兵坚城之下,心情不免郁闷,晚饭时竟不断地喝起酒来,一时喝醉了。俞作柏见摇不醒李明瑞,忙命卫士将李明瑞扶坐起来。谁知那卫士费了好大劲,刚把李明瑞上半身扶起,稍一松手,他又歪倒床上去了,那壮实的身躯,仿佛被抽去了骨头,只剩下一堆皮肉了。俞作柏看了,急得直跺脚,那双老大的眼睛,一会儿看着嚓嚓走动的手表,一会儿又看着烂醉如泥的李明瑞。军情急迫,俞作柏忙令卫士去把李团的三位营长找来。不久,俞作豫、冯璜、钟毅三位营长奉命来到。俞作柏对他们说道:

    “我军围攻高州,急切难下,刚接探报,敌苏廷有部由单水口溃退下来,驻扎在离此地三十里的石鼓村,准备与高州守敌夹击我军。苏廷有乃八属联军的悍将,所部虽从单水口溃退下来,估计仍有数千之众,如苏军今夜采取行动,与陈起凤里应外合,则我军将处于极为不利之形势。为此,我决定派你们夜袭苏廷有,来个先发制人,以争取主动,可是,李团长又大醉不起,你们看怎么办?”

    三位营长听了也都着急起来,忙过来到床边一齐摇着李明瑞,焦急地喊着:“团长!团长!”可是回答他们的却仍是那如雷的鼾声。俞作柏在室内来回踱步,又看了几次手表,时钟已指向夜里九点,他更为着急,因为李明瑞团是俞作柏部的精锐,团长李明瑞和三位营长又都是非常得力的指挥官,全团之战斗力,远非黄超武团可比,因此夜袭苏廷有,必得李明瑞亲率全团前去,方可操胜算。李团原是俞作柏带的基本部队,俞作柏当团长时,李明瑞、俞作豫等都是营、连长,俞作柏本可亲自指挥,但又对高州城放心不下,因此只得耐着性子等待李明瑞的清醒。他又看了一下手表,已是九点半钟,李明瑞还没有要醒的迹象,俞作柏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便对三位营长道:

    “军情急迫,你们马上回去集合部队,由我亲自指挥,夜袭石鼓村!”

    “是!”

    三位营长齐声答道,正要出发,却听得李明瑞喊勤务兵:“给我拿茶来!”三位营长立即停住了脚步,俞作柏睁着一双大眼,望着躺在床上翻了个身的李明瑞。卫士把一杯凉凉的浓茶送到李明瑞嘴边,他一气将茶喝光,正要翻身再睡,俞作柏忙过去摇着他,说道:

    “裕生,敌师长苏廷有率军进驻石鼓村,威胁我军侧背,我命你团立即出动,夜袭石鼓村,击溃苏廷有部!”

    李明瑞到底是一员久经沙场的战将,虽酒未全醒,一听军令,急忙从床上翻身跳将起来,拍着胸膛对俞作柏道:

    “表兄,你……你放心,不管他是苏……苏廷有,还是有……有廷苏,我都

    要……要打……打他个片甲不留!”

    说完又命令卫士:“给我备马!”接着便踉踉跄跄地走出门外。迷蒙的月光中,卫士已牵来了李明瑞的那匹黑马。他接过缰绳,那脚却总也伸不进马镫里去,急得他直骂卫士没给他备好马鞍。卫士知他酒还没全醒,忙将他扶上马去。李明瑞上了马,将马抽了一鞭,那黑马便撒开四蹄,消失在黑夜之中。李明瑞的副官、卫士和通讯传令兵也都急忙上马,紧随而去。三位营长见团长带着七分醉意出征,更不敢怠慢,急急打马回营拉部队去了。只有俞作柏站在那里,听着远去的马蹄声,怀着三分高兴、七分担忧的心情,忙命身边的参谋骑马追上李明瑞,随时回报石鼓村的战况。

    却说李明瑞带着七分醉意骑在马上,率全团直奔石鼓村,走了几个钟头,忽见前面亮着一簇簇火光。李明瑞忙命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卧倒,准备迎战,他却跳下马来,带着副官、卫士和通讯传令兵摸到前边去,仔细观察了一阵,见那火光却并不移动,火光后边,是个黑糊糊的村庄的影子,依稀可见几株高大的树影和房子的轮廓。李明瑞看了一下表,正是凌晨三点钟,他忙命通讯传令兵去把三位营长找来。不一会儿,俞作豫、冯璜、钟毅来到李明瑞身旁。李明瑞指着前边的火光对三位营长道:

    “据我观察判断,敌人正在埋锅造饭,饭后即向高州城夹击我军,我们马上以迅猛的打击出其不意将他消灭。”李明瑞又指着火光后边的黑影说道:“那是个村庄,看见了没有?敌人的指挥部肯定设在那里。我们的重点在消灭敌人的指挥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